他若是露麵,魑魅魍魎自然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出現了。
但是...
我雖未死,但生命力的日益消逝,卻是曹操能感受到的。
孤已經時日無多了。
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
曹操現在已經未有爭霸天下的野心了。
爭霸天下,也得需要一個強健的體魄,他如今將死之人,所思所想,便是身後之事。
他病重,甚至薨逝的消息,在許都中瘋傳,甚至一度傳到潁川那邊去了。
聞此消息,若有不臣之心,勢必動亂。
他曹操,或可最後掃除這魏國中的不臣不服者,為他的兒子,掃除最後的障礙。
至於一統天下?
便交由後來者了。
兒孫自有兒孫福,他曹操,也不能將子孫後代的所有事情都乾完。
“出麵之事,尚不著急。”
“既是如此,也應當將世子召回來,許都危局,若無世子坐鎮,恐有動亂。”
“將世子召見回來,恐怕更會做實大王薨逝的謠言,不可為之。”
劉曄在一邊說道。
曹操眼神閃爍,他心中,卻有不同的看法。
“或許...孤死了,才能將許都內外,不臣者引動出來,隻有將其引動出來,才有剿滅他們的可能。”
不然...
明知這許都中有不臣不服者,卻不知朝誰開刀,以至於讓校事府搞得人心惶惶,離心離德。
曹休眉頭微皺。
“隻是...原本有人隨大勢而為,雖對大王無甚忠誠,但對宮裡的那位,也沒有多少情誼,大王詐死,恐將這些左右搖擺的騎牆派逼到另一邊。”
騎牆派?
曹操冷哼一聲,說道:“沒有絕對忠誠,就是絕對不忠誠!”
危難之際,還敢兩麵三刀,此輩人,留著作甚?
殺!
殺!
殺!
到地下去陪我罷!
曹操眼中殺氣四溢,說道:“未有血與火,許都難定。”
南陽打了敗仗,關中還有劉玄德在旁窺伺。
他曹操身體虧空,恐命不久矣。
風雨飄搖之際,不能有任何的慈悲之心。
雷霆一擊,不惜死傷!
要一擊便穩住朝堂,一擊便穩住人心!
流再多的血,掉再多的人頭?
他曹孟德都不在乎!
“或許此計,還可為大王殺一人。”賈詡眼睛微眯,臉上綴著老狐狸般的笑容。
殺一人?
曹操愣住了。
“殺誰?”
賈詡也不賣關子,直接說來。
“關雲長是也!”
雲長?
曹操愣住了,一時間腦子裡麵還轉不過彎來。
他苦笑著說道:“那關雲長乃天下有數的猛將,我現如今雖然召集了數萬士卒在許都,然而並非精銳,與雲長作戰,必不是對手,如何能殺他性命?”
若能殺雲長,他就可以攻入宛城,甚至有收複南陽的希望。
但那關雲長,豈是那麼好殺的?
“我等舉兵去伐宛城,現如今確實力有未逮,但卻可請君入甕,讓雲長入潁川來伐我等,屆時,殺雲長,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請君入甕?
曹操臉上露出狐疑之色。
“關雲長雖有傲氣,但心思縝密,並非癡傻之人,他會入潁川來送死?”
賈詡臉上露出高深莫測的神情,他輕輕說道:“若是大王薨逝的消息,傳到雲長耳中呢?”
聽賈詡此言,曹操的眼神都發亮起來了。
若孤薨逝的消息傳到那雲長耳中,他勢必會起心思,率兵進入潁川,妄想攻破許都,那便是可能的事情。
賈詡不愧乃毒士也!
他詐死要賺的,乃是許都內外不臣之人,而賈詡要賺的,則是那雲長的性命。
若是雲長被殺,宛城能破,局勢頓時又不一樣了!
但...
曹操深思一番,心中還有疑惑。
“關雲長頗有智謀,孤之詐死,恐他難信。”
許都內外,他曹操將死,或者已死的消息,確實是傳得沸沸揚揚的。
但雲長可信?
信了,可敢領命出南陽,進潁川?
賈詡見曹操麵露難色,自然是知曉他心中所想,他老臉上皺紋堆起,笑著說道:“若大王薨逝的消息,還不能讓漢壽亭侯兵出南陽,那,加上陛下的衣帶詔,又待如何?”
陛下的衣帶詔?
曹操愣住了。
“哈哈哈~”
在思索片刻之後,曹操突然仰頭大笑。
“文和之意,乃是借陛下的名義,邀雲長來許都救駕?”
賈詡手擼著自己的白短美髯,笑著說道:“我素知關雲長乃忠義之人,即是忠義之人,陛下詔書求援,他豈能不來?”
“若是如此,那便萬無一失了!”
賈詡不愧是賈詡!
薑還是老的辣!
“若此計一出,雲長殞命,拿下宛城,江陵有江東掣肘,荊州,未嘗不可圖謀之!”
現如今,曹操隻知道江東孫權與漢中王太子劉公嗣在江陵對峙。
至於戰局變幻,因為相隔甚遠的關係,他並不能馬上知曉,江陵那邊,其實戰事已停,進入議和的收尾階段了。
在曹操看來,孫權還是有些本事的,手上又有十萬大軍,即便是戰勝不了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但拖住他幾個月,那還是沒有問題的。
“大王薨逝、陛下衣帶詔,還稱不上萬無一失。”
如此縝密的計劃,還稱不上萬無一失?
曹操看向賈詡,問道:“文和還有見教?”
賈詡輕笑著說道:“既然做戲,那便做得足一些,大王薨逝,要營造出許都混亂,豫州民心不穩的景象出來,潁川士卒,城池守將,更是要與朝堂離心離德,大王可差幾人,與雲長暗通曲款,誘雲長入潁川。”
現如今那漢中王劉公嗣幾次三番,都是大勝,軍心民心穩固,而魏國這邊,卻是恰恰相反。
加之曹操薨逝的消息傳出去,有些不臣之人,想要趁機改換門庭,這也正常的事情。
有這些引路人,帶路黨,加之漢帝詔書,曹操薨逝的消息。
引來一個狂傲的關雲長,不成問題。
“便依先生此計!”
曹操滿臉欣慰的看向賈詡,隻是這欣慰之中,還有一抹忌憚之色。
這些謀臣,當真智謀無雙。
還好此等人,是為他曹孟德所用的。
“隻是...陛下那邊,該當如何?”
曹休眉頭微皺,輕輕問道。
“大王難道不去見一見陛下?”
見陛下?
曹操沉默下來,搖了搖頭。
“此事,交由你來辦!”
曹操看向說話的曹休。
“我?”
曹休愣住了。
但看著曹操銳利的雙眼,他趕忙領命。
“諾!”
見陛下?
還是此生不相見罷!
曹操心中對漢帝劉協,心中其實還是有些許恐懼的。
他之所以能在三國時期建立一方霸權,成為北方的統治者,跟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策分不開,在他操作之下,自己成為當時最強的諸侯,隻是讓漢獻帝,成了傀儡皇帝。
從某種角度來說,曹操是對漢獻帝有恩的。
當初董卓入京後,廢了少帝劉辯,跟著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也就是說這個皇位是董卓給他的,可後來董卓一係列操作,讓他的皇帝當得有名無實,後來董卓一死,李傕、郭汜謀反,漢獻帝的日子過得更苦,連吃飯都吃不上了。
當漢獻帝從洛陽逃出來時,已經奄奄一息了,幸虧曹操去拯救他,不讓他在亂世中滅亡,如果遇上其他諸侯,很可能就把他一刀殺了。
在這個時候,他曹操可以說:我乃大漢忠臣!我對陛下有功!我對社稷有恩!
當然,曹操也並非什麼忠臣,或者可以這麼說,在這個時候,他已經不似年輕時那般,有顆赤子之心了。
忠臣與梟雄,他最後還是選擇了後者。
他這樣做隻是為了自己,可曹操軟禁漢獻帝,畢竟有違臣子之道了。
但有些事情,已經逐漸的不受他的控製。
其實曹操迎接了漢獻帝,他自己也很無奈,他不得不架空漢獻帝,曹操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一個勢力,他手下有許多將領和文臣,甚至牽扯到許多家族的利益,當時的漢獻帝威德不足以服眾,根本無法壓住這些人,如果讓漢獻帝來接盤,很快就把曹操創下的基業給搞沒了,這是任何人都不願看到的。
可漢獻帝被囚禁得不甘心啊,於是他也趁機敲打曹操,比如曹操打算去征討張繡時,按照規矩想要去向皇帝請示,曹操麵見漢獻帝時,漢獻帝讓道路兩邊的衛士駕著長戟壓著曹操的脖子,史料稱“交戟叉頸“,嚇得曹操麵如土色,漢獻帝想通過這一番操作,讓曹操明白自己才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