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興複漢室,便是裝一裝病人,那又何妨?
“便按此計行事!”
諸葛亮對劉備的這個反應並沒有詫異。
但是他羽扇輕搖,在一邊說道:“陛下,究竟能否北伐,還要看吳國的反應,殿下到了江陵之後,我們的計策,方可展開。”
還是那一句話。
奇計,隻能用一次。
若是一次不成,下一次想要再成事,那就千難萬難了。
甚至是不可能了。
看吳國反應?
身著皇帝袍服,劉備的眼神頓時變得銳利起來了。
他目光似乎看向吳國的方向,那眼神仿佛是在說:仲謀啊!你好歹也是一國之主,是個男人,就硬一次罷!
千裡之外的吳國。
建業。
吳王宮中。
身著漢朝使者袍服的霍弋手握使節,麵無表情的看著孫權,話亦是鏗鏘有力。
“吳王雖然答應了我大漢的要求,然而我大漢君臣,皆是以為其中有詐,吳王之言,不可信之,若是要取信於我大漢,便要答應下麵兩個條件。
其一,將吳國太子孫登,送到成都為質。
其二,為我大漢買三千匹馬種。”
送質,買馬?
“漢使欺人太甚?”
孫權還沒開口,在一邊脾氣暴躁的徐盛,卻已經是受不了了。
“本就答應了爾等過分的要求,現在還不知滿足,我看你漢國就是要與我吳國開戰,但若是開戰,我江東勇士,難道怕了你不成?”
徐盛此刻在朝堂之上擼起袖子,拿起手中的笏板,便要朝著霍弋招呼過去。
是可忍孰不可忍!
諸葛瑾等人當即上前,死死的抱住徐盛。
“徐將軍不可啊!”
“文向不可胡鬨!”
“莫要壞了吳國大局!”
眾人伱一言我一語,總算是將這頭倔牛給拉下來了。
“使者難道以為,孤真的怕戰嗎?”
徐盛安撫下來了,在大殿的最高處,卻是響起了一陣讓人心寒的聲音。
端坐在王位上的孫權,死死的盯著下麵的霍弋。
說完這句充滿殺氣的話之後,他沒有再說一句話。
如同一塊沉默的玄武岩,壓抑著內心翻湧的波濤。他的臉龐剛毅如刻刀劃過,雙眸深邃如寒潭,閃爍著冷冽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的深淵。王袍上的龍紋在燭光中若隱若現,猶如真龍在雲霧中翻騰,彰顯著他不可一世的威嚴。
孫權雙手緊握著王座的扶手,指節微微泛白,仿佛在竭力克製內心的怒火。周圍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連輕微的呼吸聲都顯得如此刺耳。整個王宮都籠罩在他沉默的憤怒之中,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
儘管一言不發,但孫權的威嚴已然彌漫在整個大殿之中,無人敢與他直視。大殿中的臣子們低著頭,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觸怒這位不怒自威的君王。
“嗬嗬。”
吳國臣子懼怕了。
但作為使者的霍弋,根本就沒在怕的。
“吳國若想戰,難道我大漢懼戰了?兩年前的傷疤,難道吳王忘記了?上一次戰敗,割地賠款,讓我大漢重得荊州之地,下一次戰敗,吳王又要割讓什麼地方過來呢?”
兩年前戰敗的影響,直到現在了還在。
而孫權被霍弋這麼一激,頓時一股熱血湧上心頭。
一種屈辱的感覺,直衝天靈蓋。
氣死了!
氣死孤了!
孫權當即咆哮道:“來人,將此人拖出去,斬首示眾!”
此言一出,門外值守的衛士當即進前來,將霍弋以及漢國副使製住,準備押往殿外斬首。
“外使之命不足惜,然而便是兩軍交戰,都不斬來使,如今大王要在殿前斬我,這是要向我大漢宣戰嗎?”
霍弋非但不怕,反而言語挑釁,讓孫權更是惱怒。
“要戰便戰,我孫仲謀豈會懼之?”
看到自己的父王已經被憤怒衝昏頭腦了。
跪坐在孫權下一個台階的孫登趕忙起身,說道:“父王,不可,此事得從長計議。”
他對著上殿的衛士說道:“將使者放下,還請使者稍待三日,之後我吳國會給使者答複。”
霍弋非常傲嬌的從衛士身上掙脫下來,冷哼一聲,說道:“三日時間太長了,明日若是得不到答複,我家殿下頃刻便會領閬中、江州、魚複兵卒至江陵,之後會在旬月之間,召集十萬大軍,不知道屆時吳國可能抵禦之!”
彆的不說,狠話要先放出來!
果然,在霍弋這番狠話說出來之後,便是在氣頭上的孫權也清醒了。
大殿之中,便是魯莽如徐盛者,也是麵色陰沉起來了。
若漢太子劉公嗣真率十萬大軍過來攻打吳國。
吳國
頂不頂得住?
沒有人有答案。
或者說,沒有人敢拍著胸脯說道:“我能將漢軍抵禦在吳國國土之外。”
那可是十萬大軍。
那可是百戰百勝的漢太子劉公嗣領兵。
如今吳國暗弱,當真能是對手?
吳國君臣心中都在打鼓。
而在吳國君臣的沉默之中,霍弋大笑兩聲,當即說道:“我看諸位還是答應了我大漢的條件,商議來商議去,最後除了答應,還能做什麼?莫要浪費時間了。”
說完,他拍了拍衣袖,當即轉頭離開了大殿。
那種囂張的樣子,讓孫權又恨,又拿他沒辦法。
弱國無外交。
無外乎是。
霍弋離開吳王宮大殿,孫權的聲音,這才響了起來。
“諸位,不知有何計策?”
稍稍平靜下來的孫權,環視殿中群臣。
計策?
諸葛瑾硬著頭皮上前,說道:“為漢國買戰馬之事,或許可以答應,但送太子入成都,此事萬萬不可。”
陸遜亦是上前說道:“前番我吳國已經後退一步了,現在沒有再後退的道理,為漢國買戰馬,損耗國力。將太子送入成都,更是抽掉我吳國的脊梁骨,此事萬萬難成。”
徐盛更是在一旁大喊道:“整頓兵甲,準備戰鬥!當年曹操的百萬大軍我們都勝過,何況這區區十萬人?”
區區十萬人?
這話你也說得出來?
孫權冷聲詢問道:“這區區十萬人,若真來攻我吳國,誰能為孤擋之?”
此言一出。
萬籟俱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