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還以為是他膽小如鼠,現在看來,是他看得比他張郃遠得多。
遲疑許久,張郃這才對著傳令的胥吏說道:“便將此人召見過來見上一見,也未嘗不可。”
至於張郃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便是他自己都不知道了。
片刻之後,身穿大漢使者袍服的杜芳緩步走入正殿之中。
“外使拜見將軍。”
張郃身上穿戴著甲胄,緊皺的眉頭就沒有一刻是鬆懈下來的。
“爾來此處作甚?”
杜芳嗬嗬一笑,當即說道:“將軍,天命在漢,大勢在漢,你本是漢臣,如今正是撥亂反正的好時候,將軍可得把握住機會了,若是將軍願意投降,陛下願封你為驃騎將軍,萬年縣侯,食邑萬戶。關中降軍,任由將軍統管,何如?”
不得不說,漢國的條件確實誘人。
他現在是鄉侯,彆看與縣侯隻是一字之差,但一個鄉的封地,與一個縣的封地,那還是有著天差地彆的。
更不必說食邑萬戶了。
而且,投降之後,還有軍隊握在手上,他也不至於是孤家寡人。
這個條件,不可謂不好啊!
見張郃還在沉默,杜芳繼續說道:“如今在漢國,可沒有人能夠有萬戶食邑,況將軍勇猛,尚能建功立業,再進一步,尚未可知。”
“哎~”
張郃重重歎了一口氣,說道:“閣下的條件,確實是非常誘人,然而,我張郃非是背主之人,這種投降的事情,恕我做不來!”
“將軍本為袁家將,現在為曹家將,為何不能做漢家將?”
杜芳怒斥一聲。
“夠了!”
張郃滿頭黑線,怒斥道:“你以為我想投降?你以為我不願意從始而終?當年袁本初遊移不定,郭圖言語重傷於我,我彆無選擇,方才被迫投降。”
當年官渡之戰的時候,張郃對袁紹說:“您雖然接連得勝,但不需要與曹操交戰,隻需暗遣輕騎斷其南方軍路,鈔略其物資,則敵軍不戰自潰。”
袁紹沒有采納。
後來袁紹派遣淳於瓊督糧草於烏巢。
曹操親率精銳襲擊烏巢。
張郃又上前獻計:“曹公的士兵英勇善戰,他們一定會擊潰淳於瓊等人。淳於瓊一旦失敗,那麼將軍的大業就完了,您應該儘快帶兵援救。”
但謀士郭圖卻說:“張郃說的不是好主意,我軍不如進攻曹操的大營,曹操勢必回救,這樣淳於瓊的危難不救自解。”
結果,張郃、高覽帶領著重兵攻打曹軍大營打不下,烏巢又被曹軍燒毀,郭圖還在袁紹麵前誣陷他道:“張郃對我軍的失敗感到高興,並且出言不遜。”
他那是沒有辦法了,才不得已投降曹操的。
然而張郃所想,畢竟是他的一言之詞而已。
杜芳嗤笑一聲,說道:“若是忠義之將,便是身死都不違忠義,我大漢大將軍關雲長,當年便是受到曹操重用,在得知陛下健在的消息,仍舊舍棄一身榮華富貴,過五關斬六將,不懼死生,以全忠義。將軍懼死,便能投降曹魏,如今長安被我大漢大軍所圍,城中民心動蕩,軍心不定,不是如當年官渡之戰一般?”
杜芳步步緊逼,眼神銳利。
“當年將軍棄袁歸曹,方有將軍之今日,同樣,將軍今日棄曹歸漢,方有將軍明日之輝煌。”
“呼~”
張郃長吐了一口氣,說道:“我有意投降,隻是,還請漢帝給我五日考慮的時間。”
“莫非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將軍還想著緩兵之計?”
張郃冷哼一聲,重重擺手。
“信與不信,漢帝自會決斷,爾歸去通稟便是了。”
張郃也不想與杜芳浪費口舌了。
“送客!”
說完徑直起身離去。
杜芳愣了一下,也隻能離去了。
杜芳入城與張郃勸降的消息,第一時間被張飛等人得知。
“此緩兵之計也!五日時間若是給了張郃,長安便更難攻了。”
漢中都督魏延第一個表達自己的不滿。
“張公,不可輕信了張郃。”
在一邊的趙雲臉上也是露出思索之色。
“五日光景,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
看來張郃還是很精明的,捏著這個尺度。
“你先回去通稟陛下,至於我們這邊,不攻長安便是了,先將辟雍、王莽九廟、社稷壇打下來再說。”
張飛咧嘴一笑,看起來很是憨厚老實。
跟我玩這一套?
你還嫩了一點。
長安除了城池之外,在外麵還有許多建築,像是王莽九廟,便是其中之一。
“九廟”由12座規格、布局相同的“回”字形平麵建築構成,總麵積超三十畝。
其中11座建築以“4、3、4”的順序前後呈三排設置在一個大的方形院落內部,夯土圍牆邊長1400米,中心建築邊長55米,院內四個角落有附屬房。
在這個方形的牆體南部正中,又有一座與內院相同的回字形平麵建築遺址自成院落,建築邊長100米。
至於九廟為何有十二座,原因很簡單,除王莽自定的九座外,還包括了三個遠祖——帝嚳、田和、田建,由於廟數應指常數,故以“九廟”稱之。
就跟四大天王有五個一樣。
不過九廟建成不久,即毀於王莽末年起義軍兵臨城下的點燃的那一場大火,九廟中的精美建築,早就被付之一炬了,但是圍牆什麼的都還在,如今被張郃派兵駐守,與旁邊的辟雍,社稷台,並做品字形堡壘,便是為了遲滯漢軍之用。
有這幾個東西擋在麵前,莫說要打長安了,護城河都過不去。
杜芳也覺得張郃有些給臉不要臉了,陛下又是給驃騎將軍官位,又是給縣侯爵位,甚至還不剝奪你的兵權,更是給了你萬戶之封,你張郃匹夫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不識好歹。
“在我入城之時,便與城中杜氏、韋氏子弟聯絡,又知會了間軍司密探,張郃欲降之事,怕是馬上要在長安傳開了,將軍但攻九廟與辟雍,給張郃看看,負隅頑抗的下場是什麼!”
孫子兵法有言: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麵對一座堅固的城池堡壘,往往會損失掉軍隊三分之一的將士們,甚至依然久攻不下。足以見得攻城戰的艱難,而這樣的損失也是戰場的災難。
如果能攻九廟以及辟雍社稷壇,讓張郃害怕,或許可以不戰而下長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