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讓錢財流動起來,這個時代的厚葬風氣,讓劉禪很是惱火。
他娘的,辛辛苦苦賺了這麼多錢,結果大半都埋到地底下了?
這樣國家怎麼發展?
“再寫個號召天下人薄葬的《終令》。”
看到秉筆內官一臉為難的樣子,劉禪將他手上的筆毫奪了過來,親自書寫詔令
“朕承天序,嗣奉洪業,兢兢翼翼,夙夜匪懈。緬維孝道,實乃百行之先,厚葬之風,殊乖本旨。蓋聞生者有生之理,死者有死之歸,生死之常,何可過哀?世人多以厚葬為德,薄葬為鄙,然富者奢僭無度,貧者破產以從,皆非所宜也。
昔漢文帝以恭儉仁愛稱,其遺詔亦以薄葬為主,不欲以重服久臨以傷生民之誌。此誠明君之盛德,可為後世法。今朕欲效法先賢,振揚淳風,特頒此詔,號召天下百姓薄葬。
凡我臣民,當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厚葬無益於死者,反有損於生者。故自今以後,喪葬當從簡樸,勿以奢華為尚。令到之日,皆當遵奉,不得有違。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朕意如此,其各遵行無忽。
欽此。”
可惜這話不是劉備說出來的,若是可以讓劉備薄葬,以身作則,那自是最好的。
不過想到關羽張飛以及那些臣子們的看法,劉禪便絕了這個心了。
這個薄葬,看來得從他開始,現在他能勸一個是一個。
到時候看有沒有出頭鳥,敢頂風厚葬的,我讓伱整個家族一起葬到地底下去。
以儆效尤。
甚至還可以出配套措施。
比如薄葬的,家族子弟升官會更順暢,厚葬的,家族子弟升官會緩慢,甚至官途阻塞。
“呼~”
吐出一口氣將詔令吹乾,劉禪看向左右,詢問道“這個詔令如何?”
左右聞之,一個個都吹起了彩虹屁。
費禕當即起身,對著劉禪拱手行禮,說道“陛下此詔,真乃英明之舉。薄葬之風,既合孝道之本,又能節儉民力,實乃利國利民之良策。”
董允亦是上前,恭維道“陛下所提漢文帝之遺詔,正為前賢之明鑒。今陛下效法先賢,必能振揚淳風,使天下百姓歸心。”
宦官黃門丞黃皓更是上前,一臉諛笑的看向劉禪,諂媚道“陛下所提漢文帝之遺詔,正為前賢之明鑒。今陛下效法先賢,必能振揚淳風,使天下百姓歸心。”
這個黃皓,正是那個被陳壽評價為‘祗死後,皓從黃門令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操弄威柄,終至覆國。’的太監。
但將滅國之罪給一個太監身上,這純純是屬於是背黑鍋了。
聖明之君下,便是宦官再霍亂,也不至於滅國。
蜀漢之滅,豈能歸罪於一個太監身上?
劉禪知道曆史上的故事,還用黃皓,很簡單。
一是這家夥會來事。
諂媚之臣,各方麵都將劉禪侍候得服服帖帖。
二是也警醒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他現在雖然做了皇帝,但不可因此就得意忘形了。
那棵老歪脖子樹還站在皇宮後邊,天天盯著你們呢!(霧)
“恭維的話少數,實事多乾。”
奉承的話雖然好聽,但聽聽就好了,當真就大可不必。
“隨朕出宮罷!”
新年的第一日,劉禪得在長安露露臉,刷刷存在感。
過年過節給官員發賞,給軍將士卒發賞,籠絡人心。
而在劉禪要出發的時候,守門太監匆匆而來。
“陛下,太後聖駕,皇後鳳鸞已至長安城外!”
太後到了?
皇後到了!
也就是說,他在成都的那一乾妻妾子女,終於是到長安了。
長安城外。
車隊綿延數裡。
長安城外,天低雲暗,一片肅穆氣氛。
太後吳氏、皇後與眾皇帝妃嬪的鳳鸞車隊緩緩駛出,因先皇帝大行,整個車隊沉浸在深切的哀思之中。
車隊前行,白綾飄飛,如同一片片悲傷的雲朵,在空中搖曳。護衛軍士皆身著白衣,頭戴白冠,麵無表情,更顯莊重。
太後與皇後等皇室成員,更是披麻戴孝,身著粗糙的麻衣,腰係草繩,以示對先皇帝的深切悼念。
“母後莫要傷心了,皇帝大行,正要母後為天下做表率呢!”
太後吳氏身著粗糙的麻衣,那原本細膩如玉的肌膚此刻被哀思掩蓋,腰間緊束的草繩,頭上戴著用白麻編成的孝帽,幾縷銀絲從帽簷邊垂下,隨風輕輕飄動,更添了幾分滄桑。
在得知劉備大行之後,她便痛苦得幾乎要昏厥過去。
現在到了長安,在路上平靜的心境又沸騰的起來了。
“皇後有心了。”
漢代的後宮製度,等級分明。
西漢初立,因秦之稱號皇帝之妻稱皇後,妾皆稱夫人。並立八品(該八品也是沿襲秦時之製)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
漢武帝時增加婕妤、娙娥、容華、充依,各有爵位。
漢元帝時又創昭儀,僅次於皇後;時後宮已達三千人,除皇後外,以下定製十四等
昭儀,視丞相,爵比諸侯王。
婕妤,視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
娙娥,視中二千石,爵比關內侯(第十九等爵)。
容華視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
美人,視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
八子,視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均視百石。
十四等之外,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視鬥食。
除此以外,還有過諸姬、長禦、材人、待詔掖庭、中宮史、學事史等名目。
經過三公九卿,各方討論,皇後的人選,定為張飛長女,關銀屏則為僅次於皇後的昭儀。
其實劉禪心底裡是想要立關銀屏為皇後的,但一想到關銀屏的那個性子,皇後要乾的事情,其實挺多的,她或許沒有這個性子。
加上之前劉備明麵上說過,未來椒房殿的主人必是張氏。
遂讓張佩蘭為皇後。
其實劉禪這麼多女人,能作為皇後的,也就兩個而已。
一個是張佩蘭,一個是關銀屏。
至於像是孫魯育,祝融公主,甄宓這些的,那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漢國這幫臣子,不會讓吳國女成為皇後,也不會讓異族成為皇後。
“這都是臣妾本分要做的事情。”
皇後張氏身著雪白的孝衣,那麻布雖粗糙,卻在她身上流露出一種彆樣的清雅,仿佛是冬日裡的一抹初雪,純淨而冷豔。
張佩蘭的美貌,本是劉禪後宮中的絕色,此刻雖然布滿了哀傷,卻依然美得驚心動魄。
那雙眼眸清澈而深邃,如同秋夜的寒星,閃爍著堅定與柔情的光芒。眼角處那淡淡的淚痕,不僅沒有損及她的美貌,反而為她增添了幾分惹人憐愛的柔弱。
皇後與皇帝並稱雙聖,也是有許多本職工作要做的。
首先,作為人妻,她要相夫教子,恪儘內人之責。
其次,她要以身作則,統率後宮,為皇帝處理好後院。
最後,作為第一夫人,母儀天下者,還要輔佐皇帝,把握好國事與家事之間的微妙平衡。
“關姐姐,你在想什麼呢?”
皇後張氏心念自己皇後的職責,自然不能冷落了後宮的姐妹,遂轉頭看向關銀屏。
關銀屏身穿孝服,素白如雪,仿佛一朵盛開的白蓮花。孝衣貼身,勾勒出她健美的身姿,雖無華麗裝飾,卻難掩其英氣逼人。
她懷中抱著一個肥嘟嘟的嬰孩,那小家夥臉蛋紅潤,雙眼緊閉,正沉浸在甜美的夢鄉中。
關銀屏低頭凝視著這個小小的生命,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微笑,手指輕輕撫過嬰孩的臉頰,那細膩的觸感讓她心中的悲傷稍稍緩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暖流,由心而生。
“郎君陛下若是見到‘小霸王’,應該會很開心吧?”
在前年劉禪的辛勤播種之中,後宮眾人基本上都中標了。
張佩蘭與關銀屏都生了一個男丁。
老大是皇後所出,真可謂是嫡長子。
劉備親自取名劉嗣,小名承乾,對這個嫡長孫,可謂對其給予厚望。
老二則是昭儀關銀屏所出,一出生便有九斤重,要不是關銀屏身子好,小命說不定都折在這家夥身上了。
二子的名字,也是劉備取的,取名劉璿,因滿月抓周的時候,一手抓到了霸王槍,小名小霸王。
對於自己不是皇後,關銀屏倒是沒什麼所謂。
在她看來,與其一輩子在宮中,不如出外領兵作戰來得暢快。
當然
現在有了劉璿之後,她的心境,便又不一樣了。
很快,長安城門近了。
遠遠的便,便可看到皇帝儀仗。
以及皇帝儀仗下的那個人。
關銀屏望眼欲穿,小心肝都快蹦出來了。
近一年未見心上人,你知道她這一年來是怎麼過的嗎?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