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亭。
鴻門亭便是當年高祖皇帝見項羽的地方,如今隻剩下遺跡了。
入目的,是一眼望不到儘頭的營帳,入耳的,則是士卒訓練呐喊的聲音。
殺!
殺伐之聲,不絕於耳。
三萬禁軍精銳,出了長安之後,便在此地原地駐紮訓練,時間已經是過去了半個月了。
半個月的時間,三萬禁軍皆是艱苦訓練,以期在戰場之上立下功勳,封妻蔭子。
如今漢國五路伐魏,在鴻門亭的這三萬大軍的去處,便可能決定戰局的走向。
劉禪身穿玄色皇帝常服,靜靜地坐在龍塌之上,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洞穿這風雪,直達前線戰場。
不過,此刻的劉禪麵容雖然沉穩,但眉宇間卻不經意之間透露出一絲憂慮。
帳外,大雪如鵝毛般飄飛,寒風怒號,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都吞噬在冰冷之中。
但帳篷內,卻因為那燒得正旺的炭火而顯得溫暖如春。
內官黃皓急匆匆地走進帳篷,手中緊握著一卷前線軍報。
他輪番向劉禪彙報著各條戰線的最新情況,每一個字都仿佛承載著前線將士的熱血與汗水。
“征河東路,向寵、楊千萬兩位將軍在得到河東柳氏的支持後,成功征得萬名民夫鄉勇,半月之內,接連攻下了安邑、聞喜兩城,但玉璧城卻遲遲未能攻破,已經僵持了半個月有餘。”
劉禪微微點頭,不置可否。
向寵和楊千萬的戰績確實值得稱讚,但玉璧城的久攻不下也讓他感到了一絲壓力。
帳中其餘臣僚聞聽,神色各異。
此番三萬禁軍精銳在鴻門亭駐紮日久,如今該是要動一動了。
“征弘農路,張苞、馬忠等人雖然曾一日破河北城,用謠言和計謀幾乎破了弘農防線,但司馬懿那老狐狸識破了我們的計謀,用鐵石堵住了城門,讓我們的震天雷失去了大部分威力。
再加上魏國太子親臨前線,魏軍的士氣大漲,弘農防線終究是穩住了。”
聽到這裡,劉禪的眉頭微微皺起。
司馬懿的智謀和魏國太子的親臨確實給戰局帶來了不小的變數。
原本劉禪以為,震天雷這個變數下去,弘農郡頃刻便可突破,可以將戰線推到函穀關,但沒想到在探清虛實之後,司馬懿很快便轉變方略,守住了防線上的各堡寨。
如今張苞雖然在河北突破了弘農防線,但在大河以南,漢軍推進的速度還是隻能用緩慢來形容。
加上魏軍土石堆門,似之前那般輕易破城,已經是很難的了。
破寨消耗的震天雷的數目,如今在飛速上漲之中。
帳中臣僚心思泛起。
而黃皓的話繼續說來。
“征潁川路,我大漢天兵雖然占領了昆陽,但隻能固守城池,無法進一步經略潁川。
南下的漢軍雖然攻破了舞陽,但濯陽卻遲遲未能攻下,我曹休增兵濯陽,且行軍謹慎,我軍難以迅速突破,加之天氣酷寒,行軍殊為不易。”
劉禪輕輕歎了口氣,潁川的戰局顯然並不樂觀。
“至於征汝南路,大漢天兵才剛剛出兵,尚未有軍報傳回。
而征徐州路,則因為吳國的背棄盟約而受挫,文聘所部萬餘人,遲滯於合肥與成德之間,幾有被魏吳兩國夾擊的風險,好在我軍主力尚在江夏,守住江夏,應該不成問題。”
眾人聽著黃皓的彙報,神色各異。
有的麵露憂色,有的則眼中閃爍著戰意。
劉禪環視一周,緩緩開口“諸卿有何看法?暢所欲言吧。”
魏延首先出列,他的眼神堅定,聲音宏亮“陛下,末將認為我們應該增兵弘農,叩關函穀。隻要我們能攻破函穀關,就能直逼洛陽,奠定勝局。”
說著,魏延緩了一口氣,指著龍帳中的巨大沙盤,說道“司馬懿或許有些急智,但如今大河結冰,我大漢若是增兵此處,便能自河北渡河而下,不需多日,便可攻下弘農郡城,繼而扣關函穀,直逼洛陽!”
毫無疑問,魏延所言之語,是有道理的。
但楊儀卻持有不同意見,他微微一笑,道“魏將軍所言雖有理,但我認為我們應該增兵河東。河東地勢險要,且向寵、楊千萬兩位將軍已在河東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時增兵,必能迅速擴大戰果。玉璧城雖堅,但隻要震天雷足夠,城中魏軍必定膽寒,破了玉璧,通過河東幾乎是坦途。”
楊儀瞥了魏延一眼,說道“弘農路雖好走,但臣下聽聞,魏國重兵,皆在弘農一線,便是我精銳三萬去了弘農,恐怕也隻會陷入僵持而已,難以破局。”
很顯然,楊儀所言,也是有道理的。
霍弋則提出了第三種看法“陛下,末將以為增兵潁川或許更為穩妥。潁川地處中原腹地,控製潁川,就能對周邊地區形成有效的威懾。更是能對魏國釜底抽薪,損壞魏國根基。”
“陛下,臣以為”
眾臣僚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帳篷內的氣氛愈發熱烈。
劉禪靜靜地聽著,心中卻在權衡著各種方案的利弊。
“諸位之計,朕知矣!”
劉禪開口說話,帳中頓時為之一靜。
“原本我大軍想的是速勝,但結果卻不儘如人意,魏國的抵抗十分強烈,我大漢雖然兵甲不輸魏國,但魏國據守城池,卻還是很難速勝,時間拖延著,便已經是入冬了。”
冬天不是攻城的好時候。
但戰事已經到了這個程度,那便不得不如此了。
“河東、弘農、潁川、汝南,皆有魏軍精銳鎮守,我大漢是舉國之戰,對於魏國來說,同樣是舉國之戰。”
魏國占據中原之地,人口稠密。
哪怕是這些年漢國發展速度飛快,但從人口方麵,還是不如魏國的。
說起戰爭潛力,漢國現在還比不過魏國。
“若是無法速勝,無法破局,僵持下去,便是關中糧草再多,也有耗儘的時候,是故”
劉禪環視眾臣,說道“何不南下伐吳,先滅吳國,再挾吳國降兵,攻伐壽春、徐州,做到真正的五路伐魏?”
伐吳?
眾臣屆時心驚。
說好的五路伐魏,結果主力跑去伐吳?
“陛下,此事不妥罷?”
不妥?
“哈哈哈~”
劉禪大笑一聲,說道“正是因為連你們都想不到朕要伐吳,那曹丕、司馬懿他們自然也想不到,孫仲謀他便更想不到了,而恰恰如此,我大漢方才有勝機,方才有破局的機會!”
既然你孫仲謀這麼跳,屢次背盟。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