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種既欣慰又憂慮,既期待又懷疑的複雜情緒,仿佛在這一刻,他內心的天平正微妙地搖擺著。
他是那個賤人所出,但到底,還是曹家的血脈,還是朕的種!
“太子之前去弘農抵禦漢軍,頗有朕當年之勇。”
曹丕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力量,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既是對兒子的認可,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夏侯尚以及大將軍司馬懿,都在軍報中誇讚了你,朕心甚慰。”
這句話,對曹叡來說,無疑是莫大的鼓舞。
自龍陽事件以來,他一直生活在父親陰影之下,那份隨時可能被廢黜的不安如影隨形。
而今,戰場上的表現似乎成了他翻身的關鍵,他證明了自己不僅僅是個名義上的太子,更是有能力、有擔當的儲君。
曹叡聞言,連忙躬身行禮,言辭中滿是謙遜“區區功勞而已,不足當年父皇萬一。兒臣隻是儘了自己應儘之責,還望父皇莫要過分誇讚。”
皇後郭照坐在一旁,目光溫柔而深邃,她輕輕撫了撫衣襟,嘴角掛著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在這個微妙的時刻,她選擇站在太子一邊。
曹丕確實寵愛她,但他也確實是油儘燈枯了。
郭女王得要為自己的後路著想了。
此刻,她用那柔和卻堅定的聲音說“太子不僅能力出眾,更是孝心可嘉。此次出征,他時刻將國家安危、陛下的期望放在心上,實乃我大魏之福。”
郭照的話,如同一股暖流,悄悄溫暖了曹丕的心房。
然而,這份溫暖似乎並未能驅散他眉宇間的陰霾。
曹丕點了點頭,麵色卻更加慘白了,那雙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緊緊盯著曹叡,語氣中多了幾分沉重“若是朕百年之後,你可能壓住司馬懿?壓住朝中百官?”
這個問題,突如其來,如同晴天霹靂,讓原本還算和諧的氣氛瞬間凝固。
曹叡愣住了,他萬萬沒想到父親會在此時提出如此尖銳的問題。
一時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心臟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握住,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
他該如何回答?
是表現出自己的雄心壯誌,還是繼續保持謙遜?
大殿內靜得可怕,隻有燭火燃燒時偶爾發出的劈啪聲,以及三人輕微的呼吸聲。
這個問題,感覺非常重要。
若是一個回答不對,之前通過在弘農給皇帝留下的好印象,估計也就消失了。
方才穩固的太子之位,當即就要變得搖搖欲墜起來。
曹叡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動,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曹丕是,說道
“父皇,兒臣自知肩上的責任重大。司馬懿乃我大魏之棟梁,兒臣定當以誠相待,共謀國事。至於朝中百官,兒臣將秉持公正,恩威並施,使眾臣各施所能,共輔我大魏江山。”
見曹丕臉上並未有什麼表示,曹叡在後麵繼續說道
“兒臣近日深思帝王之道,以為其精髓在於明理、製衡與仁愛。
明理者,需洞察世事,深知治國之本,方能運籌帷幄,決勝千裡;製衡者,如天平之兩端,臣僚之間,權力需巧妙分配,使之相互牽製,又共謀國是,如此則朝堂安穩,國運昌盛;仁愛者,乃帝王之基,對民需如春日之陽,溫暖而光明,使百姓心悅誠服,國家自然強盛。
兒臣願以此三道為鑒,勤勉學習,以待將來能輔佐父皇,共築我大魏之輝煌。”
曹丕聽後,眼神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滿意,但隨即又被更深的憂慮所取代。
權力的交接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在這樣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
“好,好。”曹丕連聲說好,但聲音卻顯得有些空洞。
“你記住,為君者,不僅要有勇有謀,更要有容人之量。司馬懿之才,世所罕見,你若能善用其長,避其短,我大魏何愁不興。”
說到這裡,曹丕似乎有些疲憊,他揮了揮手,示意曹叡和郭照可以退下了。
他身體本就有恙,如今說了這麼多話,精神頭已經有些不好了。
二人行禮告退,走出大殿時,都不約而同地回望了一眼那位坐在龍椅上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夜色已深,月光如水,灑在空曠的宮殿之上,顯得格外清冷。
曹叡與郭照並肩而行,心中卻各自思量。
對於曹叡而言,今天的對話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不僅意味著父親對他能力的認可,更預示著他太子之位的穩固。
而郭照,則更多地在思考如何在這複雜的政治棋局中,為曹叡鋪就一條更為穩固的道路。
為保全自己在曹丕龍馭上賓之後的富貴權勢。
“母後,兒臣告退了。”
皇後郭照點了點頭,說道“宮中一有消息,本宮便會派人去太子宮知會,如今正是關鍵時刻,莫要再昏了頭了,多去尚書台,大將軍府走動,日後這大魏的萬斤重擔,可是要交到你肩上的。”
曹叡恭恭敬敬的對著郭女王行了一禮,道“兒臣明白。”
此番他能保住太子之位,轉危為安,皇後郭照在中間出力不少。
此番他還要多加依仗郭女王,自然不敢有絲毫不遜。
“兒臣告退!”
回到東宮,曹叡獨自坐在書房內,窗外月色皎潔,他卻無心欣賞。
腦海中反複回響著父親的問題,以及自己給出的答案。
司馬懿位極人臣,自己當真能夠製衡他?
還有國中那些世家,宗室那些叔伯們
一個個可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最關鍵的是,他的敵人太強了。
那漢國國勢如日中天。
那偽漢皇帝劉公嗣如狼似虎。
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如何平衡朝中的力量,如何在保證國家穩定的同時,實現自己的治國理念,如何保住國家社稷,如何在與漢國爭鋒中更勝一籌。
這將是他作為儲君,乃至未來帝王必須麵對的課題。
夜深人靜,燭光搖曳,曹叡的身影在牆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他閉目沉思,心中已暗暗立下了誓言
無論前路多麼艱難,他都將一往無前,為了大魏的明天,也為了證明自己,能夠成為一位無愧於天地、無愧於民心的帝王。
我曹叡,可是響當當的漢子!
難道還會不如那劉公嗣?
而此刻,尚書台中。
司馬懿很快便見到了尚書令陳群,以及執掌宮中禁衛的中領軍將軍朱鑠。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