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深地看了司馬懿一眼,然後冷哼一聲轉身離去。
而司馬懿則是站在原地,目光複雜地望著曹休離去的背影。
司馬懿歎了一口氣,眉宇間流露出一絲無奈與疲憊。
他緩緩轉過身,對著左右的靜姝和牛金說道“曹休所言,確有道理。我確實沒有信心能夠在壽春抵擋漢軍,若是曹休有這個能力的話,我也不是不可以退位讓賢。”
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透露出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靜姝和牛金聞言,都是一驚。
他們深知司馬懿的才華與智謀,從未見過他如此沮喪。
靜姝連忙勸慰道“大將軍,您何必如此自責?曹休所言隻是他一己之見,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會這麼認為。您鎮守壽春以來,一直儘心儘力,我們都看在眼裡。您不必在意他的言語攻擊。”
牛金也附和道“是啊,大將軍。曹休他不過是想借此機會奪權而已,您何必成全他?”
然而,司馬懿卻心意已決。
他搖了搖頭,苦笑道“如今在大漢天子劉公嗣到了壽春之後,鎮守壽春便成了燙手山芋。我若是繼續留在這裡,隻會讓局勢更加複雜。若是能夠趁此機會,將這個位置讓出去,或許是一件好事。至於名聲……我從來不在乎這些。況且,若是打了敗仗,將壽春丟了,那會有什麼名聲?”
說完,司馬懿便不再言語。
他走到案前,拿起筆來,開始書寫乞骸骨之信。他的筆觸有力而堅定,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他內心的決絕。
在信中,他推舉曹休為大將軍,鎮守壽春,並表示自己願意退位讓賢,以成全大局。
寫完信後,司馬懿將筆放下,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釋然的神色,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
他轉身對靜姝和牛金說道“這封信你們幫我送出去吧。我相信曹休會明白我的用意。至於我……或許該去過幾日安穩日子了。”
靜姝和牛金聞言,都是一陣唏噓。
司馬懿的乞骸骨信件,如同一道緊急的烽火,隨著八百裡加急的馬蹄聲,穿越了重重山川,迅速向洛陽奔去。
洛陽尚書台中,監國太子曹叡正襟危坐,處理著堆積如山的公務。他的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凡的英氣,但眼神中卻難掩一絲疲憊。
尚書令陳群,這位老臣穩健如山,一直是曹叡的左膀右臂。
他步伐穩健地走進尚書台,手中緊握著那封剛從八百裡加急信使手中接過的信件。
陳群沒有急於打開信件,他深知這封信的分量。
他走到曹叡的案前,雙手將信件遞上,神情凝重地說道“殿下,這是司馬懿從壽春送來的急信。”
曹叡聞言,眉頭微皺,他接過信件,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拆開信封,抽出信紙,隻是看了一眼,臉上的神色便驟然大變。
曹叡的眼神中透露出難以置信和焦急,雙手緊握著信紙,仿佛要將其捏碎。
陳群在一旁見狀,心中也是一緊。他連忙問道“殿下,難道是壽春出了什麼事情?”
曹叡沒有回答,他將信件遞給陳群,陳群接過信紙,仔細閱讀起來。
隨著信中的內容逐漸映入眼簾,他的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他抬頭看向曹叡,擔憂地說道“壽春即將大戰,切不可做戰前換將的事情啊!”
曹叡心中對司馬懿的不滿在這一刻湧上心頭。
他沉聲說道“在這個時候,大將軍乞骸骨,這不是將我大魏置於險地嗎?絕對不能答應他。”
陳群看著曹叡,他能理解曹叡的焦急和不滿。
他沉吟片刻,然後問道“那殿下準備如何處置這封信?”
曹叡沉思片刻,他的眼神在信紙上停留了片刻,然後毅然決然地說道“派人去宣旨寬慰司馬懿,告訴他國家正值危難之際,他作為大將軍,豈能在這個時候退縮?讓他務必堅守壽春,等待援軍。”
陳群在一旁聞言,點了點頭。但他心中仍有疑慮,他說道“其中或許有內情,不若讓陛下看看這封信,再做定奪。”
曹叡聞言,猶豫了一下。
將這件事情稟報給父皇曹丕,無疑會引起更大的風波。
但陳群的話也有道理,畢竟司馬懿是大將軍,他的決定關係到國家的安危。
於是,他點了點頭,說道“好,我這就將信件呈遞給父皇,請陛下聖裁。”
說完,曹叡起身,將信件小心翼翼地收好,然後快步走出尚書台。
曹叡來到曹丕的寢宮,將信件呈上。
曹丕麵色慘白,但修養多日之後,精神頭好了不少。
此刻他拆開信件,仔細閱讀起來。
曹丕的臉色隨著信中的內容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他看完信件後,沉默片刻,然後抬頭看向曹叡,問道“你對此有何看法?”
曹叡恭敬地回答道“孩兒認為,司馬懿在這個時候乞骸骨,確實不合時宜。國家正值危難之際,他作為大將軍,應該堅守崗位,豈能輕易言退?”
曹丕聞言,點了點頭。他沉思片刻後,說道“你說得有道理。司馬懿身為大將軍,應該以身作則,堅守壽春。不過,我們也要考慮到他的感受。或許他真的有不得已的苦衷。這樣吧,你派人去壽春,親自去問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真的有內情,我們再做定奪。”
曹叡聞言,心中一鬆。
他連忙點頭答應道“孩兒遵命。”
曹丕心中沉重。
漢國北伐。
大魏
能不能頂得住?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