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氏中年人的臉上滿是憤怒和痛苦,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怨毒的光芒,仿佛要將年輕百戶千刀萬剮。
他掙紮著想要爬起來,卻因為疼痛而不得不放棄。
隨著伊氏中年人的咒罵聲逐漸減弱,周圍的空氣也仿佛凝固了一般。
年輕百戶靜靜地站在原地,等待著千戶從長安帶回的消息。
而伊氏中年人則躺在地上,喘息著粗氣,心中盤算著如何報複這個囂張的百戶和皇莊。
長安。
宮城。
少府府門大堂,作為宮廷後勤與財政的重地,此刻正是一片繁忙景象。
少府其職掌主要分兩方麵其一負責征課山海池澤之稅和收藏地方貢獻,以備宮廷之用;其二負責宮廷所有衣食起居、遊獵玩好等需要的供給和服務。
少府機構龐大,屬官眾多,如今加上皇莊,加上稅收,加上鹽鐵,事物之繁雜,可見一斑。
少府董允正坐在案前,埋首於堆積如山的文書中。
他的眼神銳利而專注,不時地在賬本與文書間穿梭,手中的毛筆輕盈地勾畫,處理著一項項繁雜的事務。
董允的衣著簡樸而不失莊重,一襲官服,袖口與領邊繡著精致的雲紋,腰間束以玉帶,顯得格外威嚴。
他的發絲整齊地梳向腦後,幾縷銀絲在烏黑的發絲間若隱若現,透露出歲月的痕跡。儘管事務繁忙,但他的臉上始終保持著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仿佛一切難題都能在他的智慧下迎刃而解。
然而,這份寧靜很快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
一名身穿輕甲的武士,滿身塵土,汗流浹背,仿佛剛從一場激烈的戰鬥中逃脫出來,急匆匆地闖入大堂。
他便是霸陵皇莊的千戶,一張原本剛毅的臉龐此刻因緊張與疲憊而顯得有些扭曲,雙眼中閃爍著焦急的光芒。
董允抬頭,眉頭輕輕一皺,顯然對這位千戶未經通報便闖入的行為感到意外。
“何事如此驚慌,事先不通稟便來了?”
千戶聞言,連忙停下腳步,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聲音中帶著幾分喘息“府尊,霸陵伊氏前來鬨事,情況緊急,屬下不得不直接來報。”
董允聞言,神色微變,示意千戶起身細說。
千戶站起身,抹了把臉上的汗水,開始詳細敘述事件的經過。
原來,霸陵伊氏,本是魏國貴族,因不滿魏國朝政,舉家逃入大漢,陛下念其忠心,特賜田地於霸陵,以示恩寵。
然而,伊氏近來卻頻繁以士族之名,侵占周邊百姓土地,引發多起衝突。
此次更是糾集族人,意圖強行占領一塊屬於皇莊的肥沃之地,雙方劍拔弩張,若非及時製止,恐將釀成大禍。
董允聽罷,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思量。
霸陵伊氏,雖為外來之戶,但陛下對其多有賞賜,若處理不當,不僅可能激怒伊氏,更可能讓陛下認為自己對皇恩不敬,影響自己的前程。
然而,若任由伊氏胡來,皇莊的存在意義何在?
難道真要眼睜睜看著皇家的土地成為世家爭奪的戰場?
董允的指尖輕輕敲打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他的目光穿過窗戶,望向遠方,似乎在尋找著答案。
片刻後,他緩緩開口“此事確實棘手,、你速回霸陵,先穩住局勢,切勿讓衝突升級。同時,派人暗中調查伊氏的行為,看是否真有違法之處。待本官查明情況,再作定奪。”
千戶領命,正欲離去,董允又補充道“記住,處理此事要謹慎,不可輕舉妄動,更不可讓陛下知曉此事已引起如此大的風波。去吧,本官會儘快給你答複。”
千戶點頭,再次行禮,轉身匆匆離去。
董允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這不僅僅是一場土地糾紛,更是對皇權與世家的較量。
如何既能維護皇權,又不激化矛盾,是他必須麵對的難題。
董允深吸一口氣,重新投入到案頭的工作中。
他翻閱著相關的律法與條例,仔細研究每一處細節,試圖從中找到解決之道。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大堂內隻聽得見紙張翻動與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顯得格外寧靜。
次日,董允召集了少府中的幾位重臣,將自己的決定告知他們。
經過一番商議,一個既顧全大局又不失公正的解決方案逐漸成形。
隨後,他親自上書陛下,詳細闡述了事件的經過與自己的處理意見,請求陛下恩準。
太極殿內,暖閣書房,燭光搖曳,映照在鋪滿整張桌案的奏折上,金黃色的光芒與墨香交織,構成了一幅沉重而莊嚴的畫麵。
窗外,夜色已深,月掛中天,清冷的月光透過精致的窗欞,灑在劉禪的臉上,為他平添了幾分沉穩與深邃。
劉禪坐在寬大的龍椅上,身著黑色繡金龍袍,衣擺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擺動,顯得格外莊重。
他的雙手輕輕展開少府呈上的奏報,那份奏報仿佛帶著某種無形的重量,讓他的動作不自覺地變得緩慢而慎重。
他的眼神,從最初的平淡無奇,逐漸凝聚成銳利的光芒,仿佛能穿透紙背,直視那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暗流湧動。
這份奏報,關於皇莊與民間土地之爭,表麵上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
劉禪的政治嗅覺,經過這些年的風雨洗禮,已變得異常敏銳。
他心中暗自思量“這絕非單純的土地糾紛,而是士族與皇權之間的一場無聲較量。士族,他們這是要將朕的軍啊!”
想到這裡,他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
他緩緩放下手中的奏報,目光掃過堆積如山的奏章,每一份都承載著不同的訴求與利益糾葛。
他伸出手,指尖輕輕劃過那些奏章。
突然,他停下手,從中抽出一份,那是彈劾皇莊與民爭利的奏折,言辭激烈,字字如刀。
緊接著,他又抽出一份,論述君進民退,言辭間滿是對皇權擴張的不滿與憂慮。
劉禪的眉頭微蹙,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那是一種混合了自信與嘲諷的笑容。
“嗬嗬,看來他們以為,他們拿捏住了朕的把柄啊!”
劉禪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的月色,背影顯得格外孤獨而堅定。
心中,各種思緒如潮水般湧來“若敢處置士族,那魏國士族必定離心,一統天下難度加大;但若是不處置,朕的皇權勢必衰落,成為士族手中的傀儡。這,便是朕麵臨的抉擇。”
劉禪轉過身,重新走回案前,目光堅定,仿佛已有了決斷。
他拿起筆,蘸滿墨汁,開始在一張空白的左伯紙上書寫。
寫完最後一筆,劉禪放下筆,輕輕吹乾墨跡。
世家,世家
當真是一個難題啊!
他閉眼深思。
就在這時,一陣風吹過,燭光搖曳,劉禪睜開眼睛,看向那搖曳的火光。
朕,豈會遂他們的願?
這天下,不是你世家的天下,而是朕的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