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氏族誌姓,籠絡打壓!_蜀漢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蜀漢 > 第七百零四章 氏族誌姓,籠絡打壓!

第七百零四章 氏族誌姓,籠絡打壓!(2 / 2)

在操作這個的人選上,李世民選擇了高士廉,是經過精心考慮的。

高士廉出身渤海高氏,即是門閥士族之一,卻又有著獨特的政治地位。他是北齊皇族的後人,祖父是清河王高嶽,父親是隋朝的洮州刺史高勱,這讓他與山東門閥集團有著良好的關係。

雖然不是五姓七宗之一,但渤海高氏也有天下高氏出渤海之稱,所以在門閥集團中極有號召力。

高士廉還是長孫皇後的舅父,在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後落難時將其撫養長大,所以在皇室和關隴貴族中有著特殊的政治地位。

讓高士廉主持勘定《氏族誌》能夠同時兼顧皇族、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的人際關係,減少其中的矛盾衝突。

除了高士廉以外,禦史大夫韋挺、中書侍郎岑文本、禮部侍郎令狐德棻也加入到了勘定《氏族誌》的行列之中。

其中韋挺出身於京兆韋氏,是關隴貴族的代表。令狐德棻世代為河內世家,是代北士族中的貴戚。岑文本世代為南朝官宦世家,他本人還當過蕭銑的中書侍郎,與江南士族的關係極好。

李世民以這樣的陣容來勘定《氏族誌》,可見他對這項工作的重視。

第一次勘定結束後,李世民非常不滿意,因為博陵崔氏的崔民乾被排到了第一,崔氏也就成了天下第一家。

崔氏在五姓七宗中占據兩宗,博陵崔氏與清河崔氏常常輪流出現在魏晉南北朝的第一家的位置。

高士廉等人的排名其實並沒有大問題,是延續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傳統。

但這對於李世民來說是無用的,因為他的目的不是給這些門閥士族重新認定品級,而是為了改變唐朝朝廷的政治格局,打破門閥士族對朝廷政治和國家資源的壟斷。

崔民乾被排到第一,是高士廉等人依據魏晉南北朝的傳統定下來的。

崔民乾出身博陵崔氏,又是李淵稱帝的從龍之臣,同時受到山東世家和關隴貴族的支持。

他在治理宋州和幽州時政績卓著,被加封了上柱國、博陵郡開國公。

以他個人的政績和政治地位,再加上博陵崔氏在五姓七宗中的地位,被列為第一等是毫無問題的。

但如果按照這個排名,唐朝將延續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格局,國家的選官和權力分配會繼續被各大門閥士族控製。

長期以往唐朝必然會步隋朝的後塵,在門閥士族的爭權奪利中逐漸的走向滅亡。

因此李世民讓他們重新勘定《氏族誌》,並且規定了皇族第一,外戚第二,門閥士族被列入第三等。

李世民對《氏族誌》的修訂,看似繼承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傳統,實際上卻打破了門閥士族對國家的壟斷。

按照魏晉南北朝的傳統,對於門閥士族品級的認定,關係到官員的選擇和權力的分配,直接影響到國家資源的分配。

那時候列入門閥士族的,都是多人在朝廷做官的大家族,所以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說法。

李世民將皇族抬高為第一等,不僅僅是為李唐皇族爭了麵子,也是爭取了更多的國家資源。

他將外戚放在第二等,目的就是給李唐皇族拉盟友。

門閥士族之間關係盤庚錯節,幾百年的通婚後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李唐皇族隻是隴西李氏的的一支,想要力壓各大門閥必須要有充足的資源。

這些資源本就掌握在各大門閥手中,李世民拉攏盟友便是強化李唐皇族對國家的控製力。

而各家門閥為了提高自己的品級,也會積極向皇族靠攏,希望成為皇家外戚。

如此一來,李唐皇族的控製力不僅增加,也削弱了門閥士族之間的聯係。

為了爭奪外戚第二等的位置,門閥集團內部必然有一番爭鬥,這也達到了李世民想要的內耗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把很多庶族地主和沒落寒門提升成了新的士族,讓他們與老牌門閥士族分庭抗禮。

如此一來便打破了以家族傳承的士族體係,將魏晉南北朝“尚姓”的原則改為唐朝“尚官”的標準,擠壓了老牌門閥士族的政治利益。

李世民通過扶持新的士族,打破了老牌士族對貴族集團的壟斷地位,加強了皇權,也鞏固了自己的統治。

他通過這種手段,使唐朝形成了一大批新士族的階層,他們與舊士族形成了對立的平衡,為李治和武則天徹底打破門閥集團奠定了基礎。

三十年後,李治和武則天頒布《姓氏錄》也就拉開了門閥集團覆滅的序幕。

成功經驗在眼前,而劉禪需要做的,便是將李世民的成功經驗因地適宜做些修改,然後實行下去。

而且,這個時代的世家門閥方才起步,遠沒有到後世那麼強大。

阻力肯定是有的,但也不至於大到沒有邊。

不過,要滅亡世家門閥,短時間他做不到,但是將世家門閥改造成聽話模樣。

以他的手腕,還是做得到的。

反正

一切都是為了滅魏,一切都是為了一統天下服務!



最新小说: 攻略危險反派,BOSS對我致命淪陷 星際大佬她又美又颯 奈何君上非我不嫁 大明神探1546 武俠:拔劍十年,劍神見我需低眉 身高1米78,你讓我打NBA? 為了不被雙五條夾心 下八門 死去的相公回來後,我攜家產改嫁爽翻了 人在砂隱,分身諸天,開局阿卡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