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季曉溪臉蛋兒紅撲撲的,鼓起勇氣,趁著這難得的機會,趕緊把心裡話一股腦兒地說了出來:“今天這事兒,真的多虧了你。”
說完,她急忙拿起旁邊的大碗,用碗邊兒擋著臉,掩飾害羞的表情,咕咚咕咚地大口喝起來,好像那碗裡的水能讓她平靜下來似的。
大碗剛好遮住她半邊臉,隻露出那雙忽閃忽閃的眼睛在碗邊兒下閃閃發光。
陶宛宛看著眼前這個有點慌張卻又帶著點孩子氣的小姑娘,嘴角忍不住上揚,心裡嘀咕著:這小丫頭,慌張中還透著點可愛呢。
這時候,旁邊被冷落了好一會兒的季曉棟,輕輕拉了拉陶宛宛的衣角,眼睛裡滿是好奇的光芒:“嫂子,後來呢,孫悟空到底救出師傅沒有啊?”他的聲音裡充滿了期待,好像自己也跟著故事走進了那個神奇的西遊世界。
剛才,陶宛宛正講得繪聲繪色,故事正講到精彩的地方,門輕輕一響,小姑悄悄回來了。
季曉棟心裡的好奇像潮水一樣洶湧,但他還是努力控製自己,眼神裡滿是期待,等著陶宛宛把那碗熱騰騰的魚湯遞給小姑。
這一段故事,就像沒完沒了的黑夜,白骨精、孫悟空和師傅之間的故事繼續上演,就像一隻調皮的小貓在心裡輕輕撓癢癢,讓人急得不得了,特彆想弄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嘿,你猜猜看?”陶宛宛笑得像朵花一樣,又坐回了灶台邊那張古老的凳子上,繼續講著沒講完的故事,給季曉棟編織了一個奇幻的夢。
我猜,肯定是孫悟空用他的七十二變,大顯神通,把師傅唐僧從危險中救了出來。畢竟,孫悟空可是個降妖除魔、無所不能的英雄啊!
“對,孫悟空確實把師傅救出來了,然後他們就繼續往女兒國的路走……”
陶宛宛回憶起《西遊記》的情節,雖然具體的細節她有點記不清了,但小時候那種熱愛的感覺還是那麼清晰。現在她雖然長大了,對《紅樓夢》、《三國演義》這些經典也越來越喜歡,但《西遊記》帶給她的那份純真和幻想,還是讓她難以忘懷。
陶宛宛講故事講得活靈活現,每個小細節都好像在她嘴裡跳動起來,情節波瀾壯闊,高潮迭起,聽得人心裡七上八下,完全被吸引住了。
作為博主的她,講故事的本事真是名副其實。
季曉溪本來隻想喝完魚湯就回屋躺下,結果一不小心聽了陶宛宛講的故事,就完全停不下來了。
“吱喲——”
院子裡那扇老舊木門發出的悠長吱嘎聲,陶宛宛的講述就像被這聲音打斷,突然停了下來,仿佛被什麼看不見的線給拉住了。
她輕巧地從凳子上站起來,腳步輕快地走向門外,眼裡閃爍著期待和好奇,“難道是他們,終於回來了嗎?”
季曉溪和季曉棟的眼睛緊緊跟隨著陶宛宛越走越遠的身影,心裡癢癢的,好像有無數小手在撓著,讓人坐立不安。
那個沒講完的故事就像一顆懸在心上的青澀果子,既讓人想嘗一口,又讓人焦慮——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轉折呢?那些還沒翻開的篇章裡,藏著什麼驚喜或者挫折?他們的思緒跟著陶宛宛的背影飄向門外,心裡充滿了對故事結局的無限好奇和期待。
季曉溪心裡琢磨著,那個聖僧最後到底有沒有和女兒國國王走到一起呢?
季曉棟心裡琢磨著,孫悟空後麵是不是又打妖怪去了呢?
陶宛宛剛走出廚房,就看到公公季大貴攙著婆婆柳氏從外麵回來,季懷安和爺爺也跟在後麵。
“你們回來啦,肯定餓了吧,我這就去廚房盛魚湯。”陶宛宛說完,就轉身進了廚房。
婆婆柳氏看她的眼神裡帶著不悅。
陶宛宛把鍋裡的湯均勻地分好,端出去,遞給婆婆柳氏時,柳氏隻是重重地哼了一聲,沒說什麼責備的話。
遞完湯,陶宛宛又回到廚房,開始燒水給大家洗澡,她覺得現在還是彆在婆婆柳氏麵前晃悠比較好。
她現在火氣正大,等她氣消了再說吧。
吃過晚飯的季曉溪和季曉棟,像小跟班一樣跟著陶宛宛進了廚房。
“那個聖僧最後有沒有和女兒國的國王在一起?”季曉溪一進廚房就急切地問陶宛宛。
陶宛宛往灶裡添了把柴,認真地回答季曉溪,“沒有,聖僧沒和女兒國國王在一起。”
“啥?為啥啊,女兒國國王那麼棒?”季曉溪一臉期待變成憤怒,這和尚是不是瞎了,這麼美的姑娘他居然不喜歡。
“因為他要去取經啊。”陶宛宛平心靜氣地跟季曉溪解釋,以前她也覺得唐僧瞎了眼,但年紀大了,她好像慢慢懂了唐僧。
“唉。”季曉溪歎了口氣,這個故事的結局,她一點都不開心。
“我以前聽過一首歌是關於女兒國國王的,你想聽嗎?”反正現在閒著,不如跟小姑聊聊天,增進增進感情。
“那是哪首歌?你會唱嗎?要是唱得不好聽,就彆唱了。”
季曉溪對這首歌挺感興趣的,但是,她心裡有點倔,不想輕易聽陶宛宛的。
再想想,陶宛宛這麼粗獷的人,能懂什麼吟詩作曲,唱什麼歌啊?
說出來讓人笑掉大牙!
“應該唱得還可以。”陶宛宛嗓子還不錯,唱出來的歌應該不會太差。
“咳咳。”陶宛宛清了清嗓子,小聲地唱道,“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美不美……”
本來想笑話陶宛宛的季曉溪,結果陶宛宛一開口,她就笑不出來了。本來以為陶宛宛是個大老粗,不會唱歌,沒想到她不僅會唱,唱得還特彆好聽。
再加上剛才聽了聖僧和女兒國國王的故事,這歌聽得人越來越傷心。
唱完一首歌,陶宛宛又往灶裡添了把柴,“好了,唱完了。”
“這歌聽得我心裡真難受,這歌叫啥名字?”季曉溪想讓陶宛宛教她,這樣她以後就能自己唱給自己聽,可以天天唱著解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