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三月。
這是大明王朝滅亡的倒數第三個年頭。
不出意外的話,三年之後,李自成會率領他的闖軍攻入京城。
到時候崇禎會在煤山自縊,整個大明王朝也將迎來它的覆滅。
隨後清軍入關。
再然後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屠,剃發易服將在華夏大地上演。
華夏將迎來三百年的黑暗統治。
哎!
穿越而來的朱慈烺歎了口氣,對大明朝的未來充滿了擔憂。
不過在他看來,現在還來得及。
而這一切,就從今晚開始。
下一刻,朱慈烺緩緩轉身。
隨後出現在他麵前的,便是黑壓壓的一支軍隊。
足有三千之眾!
這些士兵個個身披重甲,表情肅穆。
這是獨屬於他的太子親兵。
按照明朝的規定,太子隻有在年滿十五歲之後才能入主東宮,然後擁有自己的東宮班底。
而朱慈烺今年隻有13歲,按理說隻能住在皇宮裡,還不能住在東宮。
但自從一個月前穿越過來之後,朱慈烺便主動要求搬到東宮。
崇禎當時正被國家內憂外患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本來是不想答應的,但在朱慈烺的再三堅持之下,他最終還是同意了。
但關於東宮詹事府的人選問題隻能等以後再說了。
因為眼下張獻忠和李自成正在攻打河南,接連攻破了好幾座城池,大明朝已經岌岌可危,崇禎實在沒心情管這些事。
不過關於東宮護衛以及其他一些人選可以由朱慈烺自己挑選。
而這正是朱慈烺想要的!
因為明末的時候,明朝的軍隊早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戰鬥力,他可不想要一群廢物來做他的太子親兵。
他要的是,是一群擁有戰鬥力、並且隻忠於自己的軍隊。
於是乎,按照自己以前的記憶,朱慈烺點名向崇禎要了三個人,想要這些人充當名義上的東宮護衛和武將。
這些人分彆是:
大明英國公世子張世澤,也就是大明最後一位英國公,其祖先為大明初代英國公張輔。
大明新建伯王先通,其祖先為大明初代新建伯王守仁。
大明襄城伯李國楨,其祖先為大明初代襄城伯李俊。
至於為什麼非要是這三個人,原因也很簡單。
其一,這三位都是大明亡國之時殉國的為數不多的勳貴。
其二,英國公一脈幾乎可以說是大明最有權勢的勳貴,而張世澤是英國公長子,這麼做可以把英國公拉上船。
其三,李國楨任總督京營戎政,拉他上船可以掌握整個京營。
其四,新建伯王先通任前軍都督府都督,負責京城衛戍,掌通州左右三衛親軍,拉他下水可以掌握整個前軍都督府。
(s:就是北驚通州區附近的駐軍,性質和京營差不多,都是守衛京師的。)
名單遞上去的時候,崇禎想也沒想的就同意了,畢竟太子以後是要繼承皇位的,早點和勳貴們認識一下也好。
更何況這些其實都隻是名義上的職位,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就這樣,朱慈烺成功將這三位大明勳貴拉上了船。
隻是他們畢竟有要務在身,所以在接到聖旨之後也隻是來拜見了一下朱慈烺,此後便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了。
在之後的一個月時間裡,朱慈烺親自招募了三千太子親兵。
而且他招募的這些太子親兵大多數都來自於軍隊底層和社會底層,跟朝廷的那些勳貴、文官、武將們沒有絲毫關係。
至於招募他們的辦法,其實非常簡單,綜合下來就兩個字:
給錢!
彆看現在大明朝快要亡了,國家財政收入緊張,甚至皇帝也沒錢。
但作為太子的朱慈烺卻是富得流油,原因無他,隻是因為他穿越的時候攜帶了一個係統。
係統沒有名字,也不會和他溝通,隻有一個簡單的係統商場。
係統可以把各種具有曆史價值的東西兌換成係統貨幣,然後再由係統貨幣購買係統商場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