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中,祖大壽表明自己已經被建奴圍困在了錦州,而且城內的糧草已經不多了,最多也就隻能維持一個月。
請求朝廷即刻支援,不然不久之後錦州就會被建奴攻破。
朱慈烺合上奏折,有些頭疼的捏了捏額頭。
因為他知道,曆史上赫赫有名的鬆錦之戰已經開始了!
鬆錦之戰是崇禎十三年到崇禎十五年期間,建奴皇太極發動的消滅明朝關外最後一支明軍鐵騎、以及徹底打通關寧錦防線的戰役。
鬆錦之戰開始於建奴圍困錦州,然後結束於鬆山城被建奴攻陷。
在這場戰役中,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
鬆錦之戰總共經曆了兩年,最終以明軍慘敗而告終。
在此之後,明朝傾儘舉國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儘。
隻剩三萬殘兵敗將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也就是最後吳三桂鎮守山海關的關寧鐵騎。
在這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全部陷落,徹底失去了對關外的控製。
鬆錦之戰幾乎可以說是建奴皇太極一生中軍事生涯中最精彩之作了,幾乎和薩爾滸之戰差不多。
如果說萬曆年間的薩爾滸之戰是大明衰落的開始,那麼鬆錦之戰就是終結大明的最後一擊了。
朱慈烺閉上眼神,心情頗為複雜。
雖然寫這份奏折的祖大壽之前就投降過建奴,並且這次最終也投降了建奴,但說實話,朱慈烺其實並不怎麼恨祖大壽。
因為他知道,祖大壽是在彈儘糧絕、援軍儘滅、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情況下這才選擇投降建奴的。
而且投降建奴之後,祖大壽也沒有參與過其他針對明朝的行動。
但是,洪承疇可就不一樣了!
這家夥在《貳臣傳》裡那可是名列前茅!
一想到這個名字,朱慈烺猛地睜開了眼睛,滿眼皆是殺意!
因為洪承疇可不單單隻是投降建奴那麼簡單,他在投降建奴之後,不斷為建奴謀劃奪取大明江山。
甚至還帶頭策反起了那些原本就忠於大明的將領們。
而崇禎呢?
他還天真的以為洪承疇戰死在了鬆錦之戰,甚至還在京城專門為他祈福禱告!
這是多麼可笑的事情啊?
洪承疇簡直就是大明第一賣國賊!
一想到這些,朱慈烺心中的殺意又盛了幾分。
如果他穿越的時間早點,或許還有機會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但可惜現在已經太晚了
鬆錦之戰已經開始了。
早在今年正月,駐紮寧遠的洪承疇給崇禎上了個奏折。
說是他在鬆山一帶巡視的時候,發現鬆山兵力單薄,不足抵抗建奴的攻擊。
因此需要調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山海關總兵馬科、密雲總兵唐通各率所部前來防守。
這些人加上他麾下本來就有的寧遠總兵吳三桂、遼東總兵王廷臣、東協總兵曹變蛟、援剿總兵白廣恩等將領,共計八位總兵。
最終兵力直接超過了十三萬!
按理說崇禎這麼一個神經質的人,應該是不會把這麼多的軍隊交給一個人掌控的,可他偏偏就同意了
再然後,鬆錦之戰大敗,洪承疇投降建奴,大明十三萬可戰之兵儘數覆滅
當然,這其中也有崇禎的一大半責任,要是崇禎不那麼逼迫洪承疇出戰的話,事情未必會發展成這樣。
不過,還好在這最為關鍵的時候,他來了!
如果作為一個穿越,自己還不能改變鬆錦之戰的結局,那麼他豈不是白穿越了?
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這場仗大明都一定要贏!
而且崇禎目前還沒有下達讓洪承疇去支援錦州的命令,以洪承疇的性格,他也隻會據守寧遠城,不會主動出擊。
總的來說,一切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