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心中一陣無奈,老胡二十年前的嗅覺比二十年後還要更加敏銳。
幾乎一眼看穿了他的想法。
這讓周新想到之前他博士畢業後想去中興工作,胡正明直接說他是火中取栗一樣。
他笑道:“教授,我不想提什麼條件,我一定會按照伯克利的博士畢業要求,完成相關的研究成果。
一定不會讓你違背你的職業道德。”
胡正明補充道:“隻是你沒辦法和普通博士生一樣,每天都呆在實驗室工作。”
周新點頭道:“我保證我最後畢業時候發表的論文和拿出的成果一定能夠達到相關要求。
時間上確實無法像其他博士那樣,把這個當成是他們唯一的工作。”
胡正明反問道:“如果沒達到呢?”
周新:“沒達到我不會選擇延遲畢業,在我相對空閒的時候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到學業上。”
胡正明還是有些困惑:“你既然事業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功。
即便是博士畢業,也幾乎不可能在短短半年時間內賺到五百萬美元。
為什麼還堅持希望拿到這個博士學位?
從你希望不呆在實驗室卻保證會拿出達到畢業要求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說你是一個結果為導向的人。
如果你致力於學術,那麼賺到五百萬美元,已經足夠你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衣食無憂,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學業上。
如果你致力於實現商業上的成功,希望創辦一家偉大的企業,那麼你應該直接退學,集成電路領域的博士對你做互聯網領域的創業並不會有多少幫助。
我不太懂你未來到底想做什麼?”
“賺錢隻是手段不是目的,我還是希望回到華國做集成電路方麵的創業。
教授,你去過很多次華國,應該也和華國集成電路領域的專家和從業人士聊過。
當前這種環境下,華國沒有集成電路領域的創業環境和資金支持。
我需要自持到足夠多的資金,才能夠支撐我回華國創業。
所以現在互聯網領域是整個華爾街資本都湧入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獲得財富的地方,我需要靠這個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回到華國,我的身份決定了,如果我是在華國賺到的這些錢,是會有一定安全上的風險。
而在阿美利肯,伯克利博士的身份,能夠給我提供足夠的庇護。
所以我最終還是希望回華國做集成電路領域的創業。”
周新很坦誠,因為不僅僅是他,後世無數華人科學家和技術專家為華國半導體領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這個年代,阿美利肯也沒有意識到半導體可以是武器,他們巴不得把半導體產品賣給華國。
這才是自信,後麵的阿美利肯反而是不自信的表現。
不過確實那時候也沒有自信的資本了。
胡正明聽完後默默點頭,他很了解華國集成電路的產業環境,可以說隻有政府想扶持集成電路產業。
從民間資本到國有資本,就沒有看好這一塊的。
差距太大,你回去搞半導體創業,壓根賺不到錢。
現在回去連政策扶持都沒有。
華國一直到2000年的6月才出台具體扶持半導體發展的文件。
這個階段發展的原動力完全依賴於政策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