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曹永羅不擅長學習,準確地說是不擅長理論知識學習,但是他很擅長社交和審時度勢。
在他看來,現在周新就是大腿,他們家全家的資產加起來估計都沒有周新的身家高。
自己微末時認識的朋友能夠成為大佬,簡直不要太好。會因為朋友的成就而感到嫉妒很正常,但是讓這種情緒影響到雙方之間的正常交往那就不正常了。
周新發跡太快,曹永羅還來不及嫉妒,內心已經滿是對對方的欽佩。
曹永羅父輩同事的子女,有不少出國的,出國能夠不依賴家裡關係混的好的就沒有幾個。
大多在外麵也是靠家裡關係,在金融機構做和華國相關的業務。
比如在阿美利肯的時候任職於貝爾斯登投資銀行,後來跳槽到花旗,負責花旗集團在華國的投行。
此前花旗在華國屢屢碰壁,她接手之後陸續獲得華國人壽、華國網通、華國建設銀行這種超級巨大規模io項目的承攬。
自己的本事占多少就不好說了。
曹永羅在圈內見過太多這種事跡,所以才更加知道周新純靠自己能夠成為億萬富翁有多麼不容易。
“是的,這邊的課程很難,語言隻是原因之一。
它本身的難度就很高。
我都有點後悔選工科了,如果選商科,會好很多。
商科存在比較多的主觀判斷,隻要語言基礎打好了,後續至少及格是沒有問題的。
像工科不存在這種模糊空間。”
曹永羅顯得很懊惱。
周新提醒道:“反正你也隻是交換一年。
後續申請碩士項目或者博士項目的時候變成商科相關的領域就好了。
其實你來燕大就可以選商科,何必選微電子呢。”
曹永羅無奈道:“不是我想選,這都是我爸幫我定的。
他覺得工科好,未來工程師治國是趨勢,學什麼商科。
我們和國外差距最大的就在於科學技術。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當時也覺得工科好。
說起這個,你在創業這條路上這麼成功,那你還在讀博士嗎?”
周新點頭道:“在,我還是想好好把博士給念完。
創業成功,賺到的財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夠有更多的選擇。
之前我可能隻能把博士念完,然後就業,這看似很好但是實際上隻有一條路。
但是現在我念博士是因為我喜歡半導體這門科學,而不是我隻有這個選項。
大多數時候自由就在於你有選擇的權力。
和王衛、李力相比,你比他們更自由,因為你可以選擇出國,我又比你更自由。”
曹永羅點頭道:“如果是彆人這麼說,我可能會嫉妒。
但是你說,我一點嫉妒的情緒都沒有。
光是我們之前在燕大,你每天最早出寢室去圖書館,最晚回來,這種刻苦程度根本不是我能夠比得上的。
包括你每一門考試都能拿第一,學習天分也不是我能比得上的。
所以你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很正常,隻是我沒想到來得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