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詄蕩天門開_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詭秘武林:俠客揮犀錄 > 第九十四章 詄蕩天門開

第九十四章 詄蕩天門開(2 / 2)

一切的由來,就是武夷山民偶發崖棺時,從枯骨中找到先秦隱士留下的升仙密法。

元化子來到武夷山的那一年,“城齧於水、垣壞於兵,是年大饑疫,民多采樹葉食之。”

元化子來到武夷山的那一年,他沒那麼老,也不再年輕,他隻是按照師門的順序,回來主持會仙觀。

元化子來到武夷山的那一年,他見證了清兵逢五抽一屠遍山腳,九曲溪血流漂杵。隻是幸存山民表情卻格外平靜,對生死之事態度奇特,淚痕未乾的臉上帶著詭異的笑容。

幾天後,元化子聽到喧鬨聲打開觀門,發現門外流民四散,人人麵黃肌瘦、病容交瘁,卻穿著最體麵的衣服,黃昏中相互攙扶著往山道走去。

更不知是誰,將一個帶著重病發燒的孩子,悄悄放在了觀門外。

沒人肯承認自己是孩子的父母。

他們的沉默中帶著隱忍的喜悅,深一腳淺一腳地毅然上山。這群夜間行進者彎彎曲曲的隊伍表情很可怕,尋常人看著他們參差不齊地進入山中的行動,隻會由衷地膽戰心驚。

元化子張了張嘴,想說些“天道遠,人道邇,自古艱辛難言之”的道理,卻悶悶地說不出話來。

那天晚上縵亭峰上的紅光漫天,架壑仙宴鼓舞不絕,仙人之聲笙簫繚繞,卻再也沒有人回來。

自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但人死如何才能複生?這般升仙何異於尋死?隻不過跟人世間諸般痛苦來說,這條飄渺虛無的道路,要比冰冷地躺在土裡更容易接受點。

艱難活著和一了百了,哪個難?哪個又容易?

闔家消失的孩子後來成了自己徒弟,也知道了父母親人的歸宿,常常看著縵亭峰出神,表情既懼怕又好奇,宛如元化子那天在山民臉上看到的一樣。

或許某一天,徒弟也會像他的父母親人那樣,絕然走入這座縵亭峰?…

故而元化子遲遲不給徒弟傳法授籙,連道號都不願意起。

他傳承著白玉蟾仙師留下的道統,必須守在武夷山縵亭峰下,防止山巔“仙人”擴散出去釀成更大的慘禍,原本也不敢去招惹縵亭峰上的怪事,生怕適得其反。

就如江聞所說,魏晉南北朝士人探訪幽冥、鉤玄索隱,自稱揮犀清客,留下無數禍患。

漢楊孚《異物誌》記載“玄犀,表靈以角,含精吐烈,望若華燭,置之荒野,禽獸莫觸。”

自從玄犀角製成了漢元壽宮香,配合五石散的效力,揮犀清客便在這個世間山壑水淵裡,真的發現了許多不可名述的東西。隨後他們飲酒狂宴、醉生夢死,惶惶不安地想要忘掉這一切,卻不知道冥冥種子,已經隨著噩夢播散到無處不在了。

古來有識之士,都對揮犀清客深惡痛絕,因為從魏晉開始一直到唐朝,揮犀之道的影響都從未消失過。

溫嶠燃犀照渚看見了水底奇形異狀的水族,自此牛頭渚曆代靈異不斷,唐時青蓮居士甚至在渚上“水中捉月”投水而死,作為受籙之士,沒人知道李太白死前在水底看見了什麼。

道教真人孫思邈也心有餘悸,在臨死之前都殷殷囑咐自己的弟子,要毀掉漢元壽宮香方和五石散藥方“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

白玉蟾仙生於海南瓊州,結茅修道於武夷,窮儘道門力量,終於銷毀了世間留散的漢元壽宮香配方,就為了不再有人揮犀引禍。

可俗人求解脫、修士求不朽,世人皆有,武夷山的玄秘如此之多,對於長生登仙的誘惑,又有幾人能抵擋得住呢?

元化子自認為紅陽聖童不行、江聞不行、自己也不行,卻沒想到自己的徒弟也受不住誘惑,趁著自己閉關闖入了洞天之路。

可自己總該做些什麼,譬如關上這扇本不該為凡人打開的大門,譬如勸迷途人回頭看看世間眷戀,譬如在垂垂老矣之時任性妄為一次。

元化子把江聞拖到路旁,站在迷霧裡不露愁容,施施然走向紅霞燦爛的宴仙壇濃霧所在。

“今日是也。”。



最新小说: 網遊:女友竟是神級BOSS 精神病:我的係統領先一個版本 前世今生:兵靈戀人 寶可夢修改器 穿成假太監:後宮太亂,皇帝跪求我平亂 最佳導演的誕生 搖曳野玫瑰!瘋批太子爺求她寵 NBA:滿級傳控,我有第三隻眼 修仙:我連路人甲都不是 吃人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