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湖心其實朦朦朧朧,看的不甚清楚,隻是大概能知道是座廟宇。
但偏偏是這隱晦而悠遠的光線,讓一切真實都斑駁陸離了起來,腦海中的幻象穿透空氣。他的浮現出一座青苔遍布、水草橫生的廟宇,裝飾雕刻極其森嚴隆重的。大殿內嫋嫋香煙早已熄滅,爐中積滿了湖底淤泥。
那座古廟裡的泥金大佛垂目低眉,其石砌寶座下便鎮壓著深深藏著的海眼。而每到夜深人靜時,倘把耳朵貼在那寶座石壁縫上,便會聽見佛像之下的大海波濤澎湃之聲……
長青子帶著徒弟最後走來,看著湖畔如癡如狂的遊人和兵卒,慢慢說道“世子小心,這或許是湖中精祟迷惑人心的手段,還是儘早水醮為妥!”
耿精忠被說話聲打斷思索,心裡有些惱怒,卻很好地隱忍了下來。
江聞一直警惕著這個長青子,怕他會因為某些冥冥注定的緣分,而對林震南不利。
但現在看來,這人方正有餘而機變不足,顯然沒明白、或者不屑明白耿精忠說為民擔憂隻是客套話,他真正想要的是湖心的東西。
“世子似乎對這西湖頗為青睞?何不更上前一觀?”
江聞就比較壞了,攛掇著耿精忠沿橋到湖心看看,省的他耍什麼借刀殺人的計策,利用他們去探路。
但這一試探,耿精忠卻歎著氣“稼軒居士也曾到訪此處,有詞曰‘十裡水晶台榭,更複道橫空清夜。’何止是我,閩王延鈞最愛此湖,更於城西築水晶宮,常常複道跨而下遊湖。”
隨後顯露出一句真心話。
“也不知道沉在湖心的,是否當年閩王所築的水晶宮呢?”
江聞沉默不語,心裡有些好奇這個耿精忠,為何如此肯定地認為這湖底古廟與五代十國的閩國有關?明明自晉朝以來就有此湖,其他朝代就沒有嫌疑嗎?
但江聞也回起會仙觀藏書中的一則內容。
據《淳熙三山誌》記載,南宋趙汝愚帥福建時,曾沒頭沒尾地上書請疏浚福州城外西湖舊跡,並且不等朝廷批複匆匆興役。
時人皆以這事情費多利少為疑,而辛棄疾卻借著耿精忠口中這首《賀新郎·三山雨中遊西湖》,對當時懷疑疏浚西湖的議論表示了謹慎的異議。
寒夜猶長,站立半晌後的遊人緩緩散去,耿精忠也猶自不甘心地走回了大帳內,吩咐手下再次燙溫黃酒,開宴入座。
林震南見耿精忠情緒莫名低落,便主動請纓道“這西湖之事不宜耗費軍力過久。若世子放心,我福威鏢局可全權包攬此處,必然守衛妥當!”
“林總鏢頭急公好義,著實讓人佩服!然而這西湖古廟隻是癬疥,吉庇巷中的詭事才是心腹之患。”
耿精忠眉頭漸漸舒緩,端起一杯溫酒遞給了林震南。
“如今我靖南王府已派兵層層把守住巷口。巷內接連七日夜聽得晝夜經懺之聲,卻不見一人走出。此事更需要諸位分憂才是……”
長青子眉頭緊皺“還有這等事?巷內竟是遭逢刀兵惡賊荼毒,還是有奸邪聚眾作亂?”
耿精忠和林震南對視了一眼,都露出了為難的神色,這讓蒙在鼓裡的四個道士十分難以理解。
“這事……就要從吉庇巷內二酉齋書肆主人,於歙縣以五千錢,買得一尊剖腹出腸、血流盈地的佛像說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