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受限於材料的供給速度導致的,水泥的生產需要黏土,石灰,石膏,鐵粉這些東西。
為此王庭中有一批人專門開采黏土,現在那邊已經有了一個不小的黏土坑了。
對此張啟的意見是繼續開采,這個時代的東北多沼澤,既然開采黏土會形成坑洞,這樣也好,等黏土采空就可以將沼澤裡的水往那邊引,形成水庫。
長久之下,在輔以低矮盆地,引水入河等舉措,將大澤變為沃土也不是不行。
除了水泥,其他方麵也都形式大好。
木材,礦產,牛羊都有增進。
張啟光是聽他們彙報就聽了幾個時辰,葡萄汁喝了一杯又一杯。
終於,在法務司司長伯的最後一字念完之下,所有該彙報的事情也都彙報完了。
伯理了理衣襟,半年的司長職務下讓他養成了一副不怒自威的麵孔。
“就這些了,君上。”
話落,伯手中的書本也合了起來。
上座之上的張啟有些困頓的點了點頭,王庭三萬人,大小事都需要他負責最後的把關,說不累那是騙人的。
“知道了,沒想到那些匈奴人會投向這邊,這倒是給了我意外之喜。”
剛剛伯所彙報的事情就是這個,他外出三月,陸陸續續有上千人翻越了大興安嶺來到了鮮卑王庭,本來他們是打算投奔鮮卑的,卻沒想到鮮卑早就沒了,他們逃離白色惡鬼的魔爪,最終卻來到了白色惡鬼的治下。
彆的不說,就今天張啟大軍回到王庭的時候,許多來投的匈奴人肯定尿濕了褲子。
“先讓他們做些王庭之中能做的事情吧,限製外出,等將降臨日以後,在做其他打算。”
“對了,派去遼東的遊哨回來了嗎?”
伯搖了搖頭:“法務司不管這些。”
“是嘛,就這樣吧。”
張啟笑了笑,讓伯下去了。
另一邊,從遼東出發後陸木他們本該抵達鮮卑勢力範圍了,可是,有人不讓他們回來。
上次他們十七人從鮮卑出發途徑烏桓的時候就引起了烏桓人的注意,這次返回,烏桓王早早的就派人等候了。
鮮卑烏桓同屬一脈,都是出自東胡部族,隻不過如今的東胡已經不存在了,而烏桓人也想與漢人建立良好關係。
先去先示好的道理烏桓王自然明白,他沒想到自己還沒行動,鮮卑那邊到是已經派人去了漢地。
這可不妥,要是鮮卑先跟漢人達成了什麼交易,那以後烏桓還能受到重用嗎?
得弄清楚鮮卑人跟漢人談了什麼。
所以。
一行十六人被層層烏桓突騎包圍了起來。
烏桓王笑嗬嗬的從軍陣中走了出來,看著為首漢人打扮的陸木,熱情道:“這位可是漢地的官員?”
陸木也笑了笑,雖然手心濕漉漉的,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慌,隻要拖住時間,那名被掩護撤退的遊哨就能把消息帶回王庭,他的君上才能知道自己等人遭遇了什麼。
“烏桓王是吧。”陸木理了理衣襟,雙手抱拳朝南邊一禮:“遼東太守參事陸木!敢問烏桓王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