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戰場上跪地的草原人越來越多。
而從城牆上順著土坡下來的漢軍也越來越多。
兩萬的精銳逃走了一萬七八,留下的大多是草原上的遊散,既部落民,無戰時他們是勤懇的牧民,而有戰事或者有寇邊等集體活動時他們又是兵。
張啟帶來的六千漢軍死傷了六七百,不過好在多數是輕重傷,死者不過百數,損失最大的還是望平守軍。
在張啟未來之前,他們就已經與匈奴鏖戰了十數日,期間各有傷亡。
而張啟到來後的士氣大振雖然讓他們的戰鬥力大增,但戰鬥力大增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傷亡變大。
不過此刻還沒有清點傷亡,都在清繳戰場上的俘虜以及刀兵。
從下午三四點一直忙活到了晚上七八點,張啟他們才徹底將幾萬俘虜給控製了起來。
此刻望平城門大開,縣丞縣尉一直等在那裡。
所以儘管張啟在累,他還是打馬過去了。
“見過張將軍!張將軍神勇!”
“是啊是啊!”
縣丞縣尉在城門旁恭維著,張啟嗬嗬一笑從馬上下來。
“縣丞縣尉久等了,吾乃武夫,一時間竟然忘了過來。”
“張將軍言重了,此乃一城存亡之事,怎能怪罪張將軍,要怪也隻能怪我二人太過謹慎,一時間竟然忘記上前幫助張將軍收攏俘虜。”
縣丞四五十了,這個年紀還是縣丞可見仕途已然到頭。
而年輕的縣尉則在一旁點頭“是啊是啊。”
張啟客套了幾句,望平縣縣丞縣尉都是平平之輩,所以他也淡了結交的心思,寒暄幾句應付了一下場麵後便上馬離開。
此刻已是晚上**點了,漢軍多夜盲,所以張啟沒有貿然夜間帶人押解俘虜,而是就近駐紮。
對此望平縣自然是歡欣的,誰知道張啟走了以後匈奴會不會卷土而來,所以城中各富戶望族紛紛慷慨送來酒水肉食。
張啟來者不拒,紛紛借下,萬餘的軍隊以及四五萬的俘虜,糧草消耗本就大,現在有人幫忙出資,他自然是樂的。
除了酒水糧草,不少的城中富戶還悄悄讓人帶話給張啟,詢問張啟軍中還缺不缺人,他們家中有家兵可暫借於他。(p1)
這些富戶們打的什麼心思張啟明了,但依舊是來者不拒,借兵給他好啊,現在是借,但過一段時間,這些借出來的兵還認不認他們就看張啟怎麼想了。
信仰加胡蘿卜大棒的威力有多大,懂得都懂。
第一次。
張啟第一次在取得了巨大戰果的同時居然兵卒不減反增,這不由的讓他對漢地更加的期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