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邊郡並不亂。
但是漢軍的到來,讓這平靜的波濤有了起伏。
這次興兵,羽林郎們都是從商籍,贅婿,罪徒,以及遊俠兒中招募的,人多了,什麼樣的都會有。
所以漢軍所過之處,民聲難免有怨。
隻是目前還沒有如何罷了。
但是織網卻是一直在運作著,流言蜚語儘將矛頭指向了一處。
——
趙國。
趙王劉澎祖將看完的一張紙條用燭火焚燒掉,臉上露出難掩的興奮之情。
“來人,密信諸王!”
——
漢朝各地。
村莊地頭間。
農夫們辛勤勞作著。
婦人們也各自織機。
聊著家長裡短。
“今歲是個好收成啊,家裡可算能有餘糧了。”
“可不是嘛,渠帥來了臥龍山以後,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頭了,而且一些小病小災也能去山上看看,回來後就好了,難怪信徒們都說臥龍山的渠帥有天神保佑呢。”
“那是,我家可是第一個請回天神神龕的,你瞧我家地裡,莊稼長得多好啊。”
“.”
“不好啦!不好啦!”
本來平靜的小村莊突然響起孩童的呼喊。
留在家中的婦人們,納涼的老人們都不由的走出了房門。
“小狗子,你在喊什麼呢?什麼不好啦?”
“臥龍山臥龍山渠帥說,漢庭又要征糧了,讓大家都快些收糧食。”
“啊!”
一時間,整個村子都陷入了混亂。
女人們連忙向外跑著,要去田間告訴自家男人此事。
老人們也跑回了家,拿出了收成時要用的工具。
現在彆管熟沒熟,收了藏起來才是最重要的,否則等官兵一來,前幾年的慘狀就又要上演了。
他們不想餓肚子。
可惜的是。
即便他們這般努力了,但是等到征糧校尉一來大肆翻找後,他們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還是被無情的給征走了。
麻木,恍然。
這些本來對今後有著極大期許的普通人,再度被王朝的鐵蹄踐踏在了泥土之中。
征糧隊走了。
帶走了糧食,也將村民們的精氣神給抽走了。
村莊哀嚎哭啼聲沒有停止過。
直到又有人來。
“鄉親們,臥龍山渠帥要給咱們謀條活路,願意去的,跟我走!”
沒有人多說什麼,這些年他們受儘了臥龍山的恩惠,此刻能依靠的,也隻有臥龍山上的那位渠帥了。
山上。
一名穿著仙風道骨的中年男人怒目圓瞪著。
“我們任勞任怨,他們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一年,兩年,年年如此,即便我們餓死,他們也不曾憐惜過我們半分!前年,興戰事,強征糧,去年,興戰事,強征糧,幾年,莊稼還沒熟!他們依舊是興戰事!強征糧!”
“我們的阿爺,阿娘,兄弟,姊妹,餓死的餓死,淪為他人盤中之物的還少嗎!”
“不能再這樣了鄉親們,他們不會給我們好日子過的!”
“我們應該要為自己以及妻兒,拚搏出一個不在朝夕不保的太平日子!”
“太平!太平!我等便以太平行事!”
“漢帝無道!我等反了他!”
“反了他!”
“反了他!”
仙風道骨的中年男人跳上一塊巨石,看著底下那些一個個咬牙切實的普通人們,用一把匕首刺穿了自己的手掌。
“我,何進!今天以天神起誓,必將將太平一道帶給大家!”
“歲在己未!天下大吉!”
“歲在己未!天下大吉!”
群情激奮,無數人振臂高呼。
一座小小的臥龍山上,齊聚了周邊各村落。
人數不下一萬。
而這樣的場景。
此刻正在漢地各處發生著。
太平。
無數人都在高喊太平。
他們要的,也隻是太平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