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好在老天有眼,他們都撤回去了,我看呐,就連老天爺都是站在遼侯這邊的!”
“沒錯!聽遼侯的,他才是真正為我們考慮的人,你看前幾年遼地如何,現在又是如何,上次我去走訪了一次親戚,我恨我不是遼地之人呐!”
“.”
“.”
“你說現在漢地那麼亂了,萬一哪天那些太平賊殺到咱們邊郡來,這些漢軍守得住嗎?”
“你還真彆說,我看懸!”
“要不.”
——
“嗬嗬,這些棒子也不安分了,他們以為漢地亂了,就有機會往遼地這邊來討便宜?”
遼寧。
張啟拿著一封剛飛鴿傳信而來的密文說道。
“君上的意思.”
胡陸七小聲的問道。
“漢地大亂,遼東軍以歸,山海關防線固若金湯,三支新軍放那也是浪費,讓他們去朝鮮玩玩吧,鐵路修建不是需要人手嗎?這不就是現成的勞力?”
“君上高見。”
胡陸七適時的拍馬。
“遼寧城負責朝鮮的事宜吧,也算是給你們一次鍛煉的機會,讓那幫野人知道知道,時代變了。”
“諾!”
又領了一個任務,胡陸七心裡欣喜。
任務越多,就越證明他受器重,大好事。
再說朝鮮而已,一個彈丸小地,在十幾萬訓練有素的新軍兵峰下,隻有破城亡國一個下場。
如今張啟麾下的器械,可不是這幫還活在戰國時期的古人能夠理解了的。
“行了,就這樣吧,待了兩三天也沒什麼事了,我也該回遼地了,青菱為我誕下的麒麟兒我還沒見過了,眨巴眼我都當爹了。”
“是,還沒恭賀君上呢,都是卑下無能,才牽扯住君上這麼久的時間。”
“少屁話,多做實事,那些漢軍降卒盯緊些,早些時間安排他們成家,有了家小,這些人才能徹底信任。”
“卑下知曉。”
胡陸七起身拱手。
兩三天的時間,這十九萬的漢軍降卒有十三四萬選擇了授田。
每人三畝地,都是開墾好的,一開始一人得三畝地這些漢軍降卒們還頗有意見。
三畝地夠乾嘛的,按照以往的經驗,一年下來這三畝地的產出還不夠一家子人吃的。
可是在安排了他們參與一次收成農田後,這些降卒們一個個都咧嘴笑的老高。
一畝六七百斤的收成啊,就一畝,這要是三畝地都是這樣,那彆說一家子人了,兩家子三家子人都夠吃了。
而且他們這些降卒前兩年稅賦減半,本就不高的稅賦再減半以後,沒有任何一個降卒還有意見了。
這要是還有意見,那就是純屬搗亂的,都不用張啟命人動手,他們自己先弄死他們在說。
十三萬七千人授田卸甲,剩下的五萬多人依舊選擇了繼續行伍。
他們不傻,都是有建功心思的,隻要能混上昔日對戰時遼東軍身上所穿的甲胄,那取漢地城池就會有大把的戰功。
到時候在退伍,彆說三畝地,三十畝地都是有可能的!
這些人多數都是腦袋活絡的,但張啟暫時還無法全然相信他們。
五萬多人被分成了十五支三千人隊分散派往各地受訓,等什麼時候他們能夠像遼東軍,虎賁軍等張啟麾下將士一樣經受住了紀律與思想的考驗,那時才是啟用他們的最佳時期。
當然,受訓期間張啟也不虧待他們,足糧足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