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姑娘,今天也辛苦你了,你也來坐吧,飯菜都給你們呐留著的。”
“是啊玥姐姐,我還特意給你跟兄長一人留了個雞腿呢。”
霍光也在一旁邀功道。
“謝謝老夫人。”
“也謝謝小光。”
蘇玥答應的痛快,陪著霍家人東跑西跑,她確實也餓了。
不一會,在管家的交談下,店家將留著加熱的飯菜給重新端上了桌。
一盤羊肉,半條燒魚,還有一些青菜跟兩隻大雞腿。
遼地的飲食在張啟的帶領下樣式百出,烹調蒸煮炸炒,樣樣都有。
雖然經過了長時間的加熱,端上來的飯菜看上去不怎麼樣了,但是香味依舊濃鬱。
霍去病蘇玥兩人端起飯碗在飯盆中添了幾勺小米飯便開始大快朵頤了起來。
兩人吃飯的速度都不慢,一個多年軍伍,習慣了大口吞咽,而另一個則是在正好長身體的年紀。
所以沒過多久,兩人就把麵前的飯食給一掃而空了。
酒肆中,進來的酒客也越來越多了,男女老少,各式各樣的人皆有。
吃完飯,聽著酒肆裡熱鬨的交談聲,霍去病讓店小二給他結了賬後,便跟霍母他們走出了酒肆。
一路邊走邊消食回到了租住的院落。
遼寧的房屋構造都大差不差,一個用籬笆圍起來的宅院,內裡三四間屋舍,院落中石桌石凳皆有。
籬笆下開墾的小塊土地可以讓住戶用來栽種一些時蔬或者花草。
院子裡還有爬架,柴棚,馬廄,霍母看著這些,眼神裡有止不住的滿意。
雖然現在住的沒有以前的霍府一小半大,但勝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進了院落,在霍府擔任管事已久的管家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二十個年輕力壯的家仆也被他使喚了起來,開始收拾各個屋子。
一些漢地沒有,遼地卻普遍的東西自然少不了蘇玥的在旁介紹。
“這個不能放這裡,這是炕口,要燒火的,屋子裡鋪設過炕道,冬天天氣太冷的時候,要在這燒柴讓屋子裡暖和起來的。”
“誒誒,你們小心些,這個是地窖的擋板,下麵可有兩三米深呢,掉下去腿都給你摔折。”
“.”
“.”
霍母坐在院落中的石凳上看著忙碌的院子臉上不由的浮起了笑容。
這才像個家啊,家啊,自然是熱熱鬨鬨的才好。
費了一番功夫。
蘇玥將該注意的事項都轉告給了霍去病,管家,以及霍母知道。
不同於霍去病等人,蘇玥是清楚遼地的一些政策的,這二十個家仆會在霍母他們前去辦理戶籍的時候擁有自己的身份,而非霍家奴仆。
雖然遼地確實有奴隸這麼一說,但這種奴隸,跟漢朝的奴隸可不是一樣的。
遼地的奴其實就是役民,一般都是戰俘,或者違反過一些律法但又罪不至死的罪徒組成。
成為了役民,那遼地很多艱苦的勞作就會優先讓他們去進行建設,每天役民都會按工作的情況給予工分,工分滿了,才能再次申請成為普通民眾。
從役民到普通民眾,如果是戰俘的話,往往一年左右的功夫就能攢夠足夠的積分,但對罪徒來說,他們現需要完成贖罪後,才能進行工分的積攢,而從罪徒經過勞動改造成為普通民眾後。
若是再違法,那等待他的將會是更加漫長的改造,或者死亡。
所以在蘇玥看來,這二十個霍家的家仆,可能並不會再在霍家待多久了,若是霍家想讓他們繼續留在霍家做事,那就要去法務司簽訂人事聘請合同,以一年不低於十枚白龍的價格來進行聘請。
十枚白龍,一千五六百的漢錢,這是居家傭人聘請法務司規定的最低薪酬,是勞作法中明文規定的一條律法。
基於這個價格,每年支付給家中傭人的薪酬隻能高不能低,否則就是犯法。
十枚白龍,這個價格在遼地可算不上低了,比得上一家擁有三四畝土地全年種地的三分之一的產出。
這算得上一種保護政策,避免了一些大家蓄奴,但另一方麵,也杜絕了一些實在困苦之人的活命之路。
但世間本就沒有雙全法,張啟要做的便是讓人人都有一條活路,起碼,能夠像人一樣的活路。
忙活完院落,蘇玥便帶著霍去病霍光以及十來個家仆前往了周邊的坊市。
遼寧的商業相對集中,城內,坊市一共有七座,分布在城內的七個區域。
住的久了,遼寧的百姓也以這七個坊市來對自己所住的地方進行命名。
日升,日正,日落,上弦,正弦,下弦,新月。
這是遼寧城中七個坊市的名稱,而霍去病他們一家所住的小院便是在日落坊與上弦坊的中間位置。
無論去哪個坊市,都很方便。
“糖葫蘆誒,酸甜可口的糖葫蘆誒,好吃又可治積食誒”
“磨剪刀,戧菜刀”
“水鍛坊新出的農具,有需要的過來看一下了啊.”
“羊毛毯,上好的羊毛毯.”
“棉花,新到的棉花,數量有限,先到先得了嗷.”
“蘋果,新鮮的蘋果,剛從果園送過來的蘋果”
“綢緞,麻布,各式布匹應有儘有了嗷.”
“.”
剛走進坊市的牌坊。
熱鬨的叫喊聲就在霍去病他們的耳邊響起。
熱鬨。
十分的熱鬨。
來往許多的婦人,下班的工人都在挑選著自家需求的商品。
討價還價之聲不絕。
蘇玥走在霍去病跟霍光兄弟倆中間。
她側首跟霍去病解釋道:“日落坊通常都是售賣一些瓜果跟生活用品,上弦坊那邊則是多售賣各種宰殺好的肉食,所以在遼寧城中,這兩座坊市是最熱鬨的。”
“確實熱鬨,除了在逃亡的路上跟軍中,我已經很少一次見到這麼多的人了。”
霍去病在一旁點頭說道,而霍光,則是眼神巴巴的望著朝著他們這邊走來的冰糖葫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