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武功不錯,人也挺好,以後你就拜他做師父吧!”
周伯通最煩囉嗦客套,兩句話將事情說明,就要耶律齊拜在趙誌敬的門下。
趙誌敬則是擺出一副虛懷若穀的神情,為了把這徒弟拐騙到手,當真是費了不少力氣。
耶律齊一聽,頓時覺得自己好像是被賣了,可是又說不上來哪裡不對。
“師”
耶律齊想叫聲師父,又想起周伯通從不認他做徒弟,隻好改口。
“周老前輩,弟子的身份可能有些不便”
耶律齊看了一眼趙誌敬,繼續說道:“所以還是想跟著您老人家。”
作為大遼國皇室後裔,此時耶律齊的父親耶律楚材已經官至蒙古丞相,可以說是位高權重。
身為耶律楚材的次子,耶律齊自然不可能去重陽宮拜師學藝。
周伯通有些不耐煩道:“你現在拜他做師父,又沒讓你真個出家做道士,有什麼方便不方便的。”
趙誌敬附和道:“師叔祖說的是,我全真教上下數萬人,其中也是有俗家弟子的。”
“貧道與耶律小兄弟一見如故,不由得想起一樁緣法,這才請師叔祖做主,想要收你做個徒弟。”
耶律齊心裡正疑惑,聽見趙誌敬反複提起師叔祖,忽然覺得好像找到了這件事的關竅所在。
自己如果真是拜周伯通老前輩為師,那就是跟全真教名揚天下,已經六七十歲全真七子等人成為師兄弟。
趙誌敬這幾人就是自己的師侄,他們的徒弟就要叫自己一聲“師祖爺爺”。
周老前輩應該是顧慮這點,所以才讓自己拜在這位趙誌敬道長的門下,還說不用去重陽宮學藝。
想通了這個關節,耶律齊頓時覺得豁然開朗。
周老前輩既然親口說這位趙道長武功不錯,人品端正,那肯定是錯不了。
左右都是全真教一脈,與其拜周老前輩為師要牽扯出那麼多麻煩,不如就拜這位趙道長為師。
隻要還能跟著周老前輩學藝就行。
耶律齊當即雙手抱拳,恭敬施禮道:“弟子耶律齊,承蒙恩師青眼有加,不嫌頑劣。”
“恩師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耶律齊雙膝跪倒,朝著趙誌敬叩了三個響頭。
趙誌敬心情大好,連忙將耶律齊扶起,微笑道:“你與其他弟子情況不同,既然不在重陽宮中修行,一些不甚重要的清規也可放在一邊。”
“現在你師祖爺爺雲遊四方,身旁缺個服侍的道童,正好由你常伴左右,聽候差遣。”
這話一出,耶律齊馬上就知道自己猜的沒錯,高興道:“是,弟子謹遵恩師教誨。”
周伯通也覺得這個趙誌敬說話算話,看來是真有這樁緣法。
要不然費勁收這徒弟有什麼用?
而趙誌敬肯定是三個人中最高興的,徒弟拜在自己門下,然後由媲美五絕實力的絕頂高手教導,想想就開心。
“小齊啊,以後咱倆就各論各的。”
“你管我叫師父,我管你叫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