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劍由下至上,將楊過逼退半步,緊跟著便是長臂舒展,左臂突然間暴漲兩寸,擊向楊過右肩。
電光火石間,楊過手中長劍回轉,在空中閃出絢麗劍花,劍尖朝上,抵在了高瘦道士左臂上的“曲池穴”。
“停!”
負責監視場中情況的弟子大喊一聲,四周裡也是一片驚呼。
高瘦道士手臂再長,也長不過楊過手中佩劍,這一劍如果力道用實了,非卸下他半條胳膊不成。
這弟子一邊慚愧,一邊後怕,主動後退半步,跟著劍交左手,揖個道禮。
“多謝楊師弟劍下留情,貧道認輸了。”
楊過一顆小心臟也是跳的厲害,臉上卻是平靜,還了一禮道:“不敢,師兄言重了。”
對方若真是孤注一擲,不講武德,這一掌下去自己非棄劍不可。
但楊過卻無法不分輕重的刺下這一劍,到時勝負如何評判,可就難說了。
這邊勝負已分,楊過與對手紛紛回歸本陣,將場地留給接下來要登場的弟子。
“那高瘦道士平時不聲不響,沒想到還是個硬茬,清行,你知道他叫什麼嗎?”
鹿清篤等師兄們迎回楊過,隻覺得這對手平日裡默默無聞,功夫倒是精熟,便問起師兄弟裡消息最靈通的劉清行。
“隻知道是譚師爺的弟子,好像還是個帶藝投師的,你看他那最後那招,雖然仍是咱們全真教的掌法,但明顯有鷹爪功的底子。”
趙誌敬點點頭,心說這重陽宮中的四代弟子,平日裡居然還有故意藏拙的。
臘月望日那天,王處一門下弟子小較時,楊過三戰三勝,而且都贏得輕鬆,想來這次大較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沒想到第一戰就出了點意外。
“過兒,你過來。”
聽到師父召喚,楊過連忙走到近前。
“弟子在。”
趙誌敬看著場上已經開始交手的兩人,囑咐道:“下場比試如果焦灼,難以取勝,可以使出為師傳授的那套拳法。”
楊過眼神一亮,跟著又有點不確定。
以往師父傳授那套“北鬥神拳”時,曾經叮囑過,不要跟除了師兄弟以外的人提起,也不要在其他人麵前使出。
“師父,沒問題嗎?”
趙誌敬目光越過正在場中比武的兩人,落在上首方郝大通的身上,點點頭。
“沒問題,儘管去用。”
若真是技不如人,那也沒什麼好說,可若是自己壓製自己,那可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得到師父肯定的回答,楊過心中也是高興,當即欣喜道:“徒兒遵命!”
相比於全真教一板一眼的入門掌法,北鬥神拳靈巧多變、迅捷靈動,更為楊過喜愛。
這種多靠悟性,充滿奇思妙想的武功,也的確更適合他。
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另外兩場比試先後結束,勝出者分彆是丘處機一脈的華清池,還有郝大通一脈的郭清方。
眾人稍作休息,便要再做比試,兩兩交手,最後分出此次重陽宮大較四代弟子中的前三甲。
便在這時,看了眾弟子比試的郝大通突然說道:“一會比試,便由誌丙的弟子清池,對戰誌敬的弟子清穆罷。”
場中眾人齊刷刷向上首方看去,不明白郝大通為什麼突然之間做了這個決定。
隻是全真教內最重師道尊嚴,此時全真七子中,又隻有郝大通在場,免去的又是自己門下弟子的參賽權,所以眾人雖然不解,卻也無人站出發聲。
其實郝大通心中自有計較,昔年恩師王重陽圓融三教,在終南山創立全真一脈後,越到後期,越是淡泊率性。
也是因此,全真七子中武功最高的丘處機,反而最不受師父王重陽喜愛,覺得他一心鑽研武功,是舍本逐末。
相比之下,清靜無為的馬鈺就最得師父王重陽的欣賞。
想當年,王重陽奪得華山論劍的天下第一,風光一時無兩,全真教也是成為天下武學正宗,還力壓少林,成為江湖第一大教。
但是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全真教,卻有些陷入青黃不接的境地。
掌教馬師兄已經年邁,全真七子其他幾人也相差彷佛,如果不能儘早選出接班人,怕是不用外人,內部便先要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