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其他人隻是暗中窺視,心中猜測,哪像他們這些做徒弟知道的清清楚楚。
師父除了平常教導以外,是真的不練功啊!
尤其在收下關蠻兒以後,大部分空閒時間都放在了這個小師弟的身上,就算想練功又去哪裡擠出時間?
趙誌敬知道徒弟們擔心的所在,但如果不是想著將矛盾公開化,他都有意第一輪就棄權出局。
跟臭棋簍子下棋,能有什麼意思?
“放心吧,為師包贏的。”
如願拿下四代弟子武功第一的楊過,看著師父胸有成足的自信樣子,覺得師父如此有把握,看來也是要使出那套北鬥神拳。
眾弟子也是今天才知道這套拳法是由周師叔祖所創,師父當時說是自己悟出的,不知真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不過無論是哪種原因,師父行事自然有他的深意!
趙誌敬將一些細枝末節的事又說一遍,叮囑弟子們準時到場,不要張揚。
那邊場地上的比試也已經結束,馬上就要到了趙誌敬上場。
“師兄。”
同門師弟崔誌方來到近前,帶著些擔心小聲說道:“其他師伯師叔的弟子,恐怕要有意針對師兄。”
“如果師兄為難,師弟可以幫忙,先去打個頭陣。”
趙誌敬對這個師弟頗有好感,為人忠厚又有能力,如果他是王處一門下大弟子,想來也會成為掌門候選人之一。
“謝過崔師弟。”
我觀此等小輩,如同土雞瓦狗,插標賣首爾。
隻是如此放肆的話不便明說,趙誌敬拿起佩劍,笑道:“師兄理會得,隻盼著他們莫要讓師兄失望才好。”
趙誌敬緩步走到場中,對麵已經有人在等待。
“趙師兄,請多指教。”
這人應該是掌教馬鈺師伯的弟子,剛才對過兒橫眉瞪眼的好像沒有他,可以留下幾分薄麵。
“師弟客氣,出招吧。”
楊過在場下看著師父拔劍出鞘,也不知道這樣簡單的動作為何會如此淵渟嶽峙,似乎已經有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界。
趙誌敬有意用楊過的方式取勝,也正好讓他看看對戰中存在的不足,所謂旁觀者清,以楊過的資質,看過後肯定助益不小。
“張帆舉棹”、“柔櫓不施”、“小楫輕舟”。
同樣是全真入門劍法的起手三招,趙誌敬使出卻是又有不同。
“張帆舉棹”隻使一半,略過“柔櫓不施”,將“小楫輕舟”銜接而上,隨後順劍虛刺,提前一步擺到對方要回劍的方位。
與楊過的飄逸靈動,劍走偏鋒的奇險意境不同,趙誌敬的劍法更加寫意,正如這三招劍法取意的詩詞一般。
“五裡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