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臉嘲諷地望著林岩,伸手一指他,然後平伸著胳膊,轉回身,又一指後麵的眾多村民,道:“隻可惜,你這個賊黨人我要,這些個賊黨人……我也……”
隨著他的話音,圍困林岩的十幾個官兵裡,有三個人收起長槍,拿著鐵鏈向他走來,準備要將他鎖拿住。
林岩自稱革命黨人,來曆不明,自然不能當場殺了,要先帶回去審問一番。
這些官兵抓人多了,這點規矩自然不需要上官出言吩咐。
林岩當然不會這麼天真,認為自己站出來官兵就會放了村民。
他剛剛蛻凡成功,正好拿這些官兵,試一下自己的身手。
在軍官轉身的那一刻,林岩忽然動了。
他單足踏地,人跟著如同一支利箭般向軍官撲去。
當麵的官兵頓時一驚,舉起長槍就向他刺來。
林岩伸手一抄,直接將兩把紅纓槍劈手奪了過來,拿槍杆橫掃,掃到當麵的四個官兵身上。
槍杆一掃,四個官兵的腰身頓時一彎,發出骨裂的聲響。
四個人臉色倏變,狂噴出一口鮮血,人跟著飛了出去。
軍官聽見身後的動靜,頓時一驚,伸手就摸向腰間的火槍。
林岩右手一翻,將手中的一杆紅纓槍當做標槍,投向軍官。
三四丈的距離,紅纓槍瞬間便至,一槍穿透了軍官的胸膛。一丈多長的紅纓槍,在林岩巨大的力道加持之下,直接透胸而過,沒入了大半,槍身傾斜著釘在地上。
槍杆和軍官的身體,呈三角形支撐,撐著軍官仍站立著沒有倒下。
此時,他已經將腰間的火槍拔出了槍套。隻可惜,他再也沒有力氣舉起胳膊了。
這一下卒變,大出所有人意料。軍官被林岩一槍刺殺,所有的官兵,都驚呆了。
林岩一槍投出,更不停手,大步向前,左手跟著將手中的紅纓槍翻轉,一槍一個,將軍官身旁的兩個扈從刺死。
刺死的同時,林岩已經來到軍官身旁,一把從他手中奪過了手槍。
看到手槍的模樣,林岩有些驚訝。
居然不是土製的火槍,而是德意誌產的毛瑟手槍。
這種槍林岩可不陌生,又叫駁殼槍,俗稱盒子炮。
不過,這把槍比抗日劇裡的盒子炮要小上一些。
駁殼槍雖然在後世十分流行,但現在這個年代,在大清還是不太多見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
因此,林岩對這個軍官的身份,不禁產生了一絲好奇。
這時,軍官還沒死透,嘴巴仍張合著,每張一下,便吐出一大口血。
他努力地側轉臉,一臉陰狠和絕望地望著林岩,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林岩當然也沒有跟他廢話的興趣,直接將他的槍匣摘了下來,背在自己身上,然後打量了一下手中的駁殼槍,打開保險,抬手先放了一槍。
盒子炮出了名的後坐力大,然而林岩左手持槍,卻將槍壓得穩穩的,巨大的後坐力對他而言,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一個官兵,應聲而倒。
這一槍雖然命中了他的胸膛,但明顯打偏了,沒有擊中心臟。
林岩對此毫不奇怪,對他這種第一次拿槍的人,能擊中目標已經不錯了。他這一槍,隻不過是試試槍能不能打響而已。
他將駁殼槍揣進槍匣裡,扣上蓋子,右手拔出軍官的腰刀。
一聲槍響,剩餘的官兵,終於醒悟過來。
眾人抄起刀槍,立刻向林岩圍攏過來。
林岩單手持刀,望著蜂擁而來的官兵,迎麵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