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介意禦駕親征,與你們突厥在戰場上一決高下!”
班布魯唯唯諾諾,隨後帶領受傷的孛爾術等人告退,神色狼狽地離開東郊演武場。
班布魯一行人灰溜溜地離開後,演武場上依舊回蕩著勝利的歡呼聲。
宣帝站在高台上,捋著胡須,目光落在葉雲身上,越看越滿意。
他朗聲宣布:“葉雲,你今日不僅揚我大寧國威,更獻上長臂弓、馬鐙此等利器,功在社稷!”
“朕決定,重重賞你!”
宣帝頓了頓,目光掃過群臣,聲音提高了幾分:“即日起,擢升葉雲為樞密院副使,從三品,協助鎮北大將軍武牧,主掌軍事機務、兵防邊備等事務!”
此言一出,滿場嘩然。
文武百官麵麵相覷,不少人臉上露出震驚與不解的神色。
要知道,樞密院乃是朝廷最高軍事機構,權力極大。
而葉雲,不過是一個太監出身,驟然身居如此高位,怎能不讓人驚詫?
更何況,自古以來,便有“內侍不得乾政”的祖訓,宣帝此舉,無疑是打破了這一規矩。
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一時間,朝堂之上,竊竊私語聲四起。
幾位老臣交換了一下眼神,終於,一位身著紫袍的禦史大夫站了出來。
他躬身行禮,語氣沉重地說道:“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
“葉雲雖有功勞,但畢竟是內侍出身,驟然執掌樞密院,恐有違祖製,更怕引來內侍乾政之禍啊!”
另一位大臣也緊跟著站了出來,附和道:“陛下,臣附議!內侍乾政,曆朝曆代皆有慘痛教訓,不可不防啊!”
“還請陛下三思!”
一時間,朝堂上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宣帝臉色逐漸陰沉下來。
他冷冷地掃視著那些反對的大臣,聲音中帶著一絲怒意:“爾等口口聲聲祖製,祖製!”
“難道朕連提拔一個有功之臣的權力都沒有了嗎?”
宣帝猛地一拍龍椅扶手,厲聲喝道:“葉雲撰寫《平虜策》,字字珠璣,為我大寧指明了對付突厥的方略!”
“他發明長臂弓、馬鐙,大幅提升我軍戰力,今日更是親自領兵,大敗突厥鐵騎!”
“如此功勳,難道還不足以擔任一個樞密院副使嗎?”
宣帝越說越激動,聲音也越來越高亢:“更何況,葉雲乃是朕的心腹之人!”
“他忠心耿耿,一心為國,朕讓他執掌樞密院,有何不可?”
“難道朕還要受你們這些迂腐之臣的掣肘不成?”
宣帝一番嗬斥,讓那些反對的大臣們噤若寒蟬,不敢再言語。
這時,大皇子李源也站了出來。
他向宣帝躬身行禮,朗聲道:“父皇聖明!兒臣以為,葉雲不僅有才華,更有膽識,實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讓他擔任樞密院副使,定能為我大寧的軍事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源說著,還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武牧,使了個眼色。
武牧會意,也站了出來,抱拳道:“陛下,臣也以為,葉雲可堪此任!”
“臣與葉雲雖然相識不久,但觀其言行,知其胸懷韜略,絕非尋常之輩!”
“有他協助臣,臣定能更好地為陛下分憂,保我大寧邊疆安寧!”
武牧身為鎮北大將軍,不僅家世顯赫,本身也是軍功累累,在軍中威望極高。
他的話,在朝廷分量極重。
見狀,群臣心思各異。
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站在前排的二皇子李澤和戶部尚書周鼎。
這些目光中,有探尋,有玩味,也有幸災樂禍。
畢竟,大皇子李源力挺葉雲,而葉雲的崛起,無疑會對二皇子一派造成極大的威脅。
按照常理,作為政治上的死對頭,李澤和周鼎理應跳出來,竭力反對葉雲上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