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呼——
“好險,他差點就驚醒過來了。”
陳雨和路子明從房間出來,心有餘悸的說道。
“這降頭術,怎麼感覺有點雞肋,就問出來這麼點東西,有啥用呢?”
路子明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有些意興索然的說道。
“你以為拍電影呢,能有這效果算不錯了。”
飛天遁地的降頭術什麼的,電影裡麵看看得了,真實的情況肯定會有水分,再加上這還是簡易版,也就隻能這樣了。
陳雨倒想的挺開的,主要這降頭術的方法,是他花了大幾百萬得來的,要說不好總覺得自己像個冤大頭。
“而且我們問到的這些東西,也不能說完全沒有用處……你還記得《神經病之歌》那一期嗎?”
“神經病之歌?”
路子明臉色霎時變得很難看,一些不好的回憶浮現在眼前。
他出道這麼久,還從來沒有在舞台上丟過這麼大的人。
當時周末就是故意坐在台下,雖然什麼都不用做,但他出現在那裡,就已經是精神攻擊了。
“你的意思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路子明瞬間明白了陳雨的意思,走到鏡子前,有些心疼的看著自己的一頭秀發。
他曾經對粉絲們進行過調查,在粉絲心中,他最帥氣的十個瞬間中,他撩起秀發的畫麵被排在了首位。
因為這一頭秀發,他在粉絲那裡還有個“小木村拓哉”的外號。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舍不得媳婦,抓不著流氓!”
“要相對敵人狠,首先要對自己狠。”
陳雨見路子明在猶豫,忍不住在旁邊給他洗腦道:“伱自己想想,自從參加這個節目跟周末杠上了之後,你掉了多少粉了?”
“頭發剃了可以再長,但要是流量沒了,你覺得在公司眼裡,你還有什麼價值嗎?”
仇恨,最容易蒙蔽人的雙眼。
路子明心裡的恨意,漸漸使他失去了理智思考問題的能力。
“好,不就是頭發嗎,為了惡心他,我豁出去了!”
“好兄弟,講義氣,你不用擔心,到時候我陪著你一起去剃頭,有事一起扛!”
陳雨拍了拍路子明,他對周末的怒火可比路子明還要深得多。
“啥也彆說了,眼淚嘩嘩地~”
路子明不知道,還以為陳雨真是好心,頓時熱淚盈眶了。
……
翌日。
在節目組的集合大廳中,導演組宣布了三天後將進行燕京站的公演。
“燕京站也是本季節目的最後一站,此次節目的前三名,將會自動晉級到年底的總決賽。”
台下。
陳雨和路子明時不時的往周末這邊瞅著,一邊瞅還一邊冷笑,有點滲人。
徐峰看了一眼,湊到周末身邊問道:“他們兩個怎麼感覺還不知道自己被人騙了?”
“嘿嘿,再留著他們兩天。”周末辛苦的憋著笑,不能讓陳雨和周末看出來點什麼。
路子明和陳雨,如果想要做點什麼,肯定會在公演那一天,當眾讓周末出糗才能解他們心中的惡氣。
兩天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晃眼也就過去了。
不過就在這兩天的時間中,還有一間大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10月20日的央視晚間新聞裡麵,主持人插播了一條新聞:
“最新消息,剛剛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一場音樂會中,來自浦海民族樂團的女子樂坊,在音樂會上用傳統民樂給西方聽眾帶來了強烈的震撼。”
主持人念完新聞稿後,便是一段來自現場的畫麵,舞台上是七個青春美麗的女孩子,台下則是一群激動的鼓掌歡呼的聽眾。
畫麵大概隻有五秒鐘左右,就被切走了,即便加上了新聞稿,這條新聞也就十秒鐘的時間,但對國內很多網友們來說卻已經足夠了。
“太壯觀了,從現場觀眾們的激烈反應上來看,新聞上應該沒有誇大,確實給西方人帶來了很深的震撼。”
“哇,看到我們自己的民族音樂,能夠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心裡真的很自豪!”
“樓上的大可不必,就現在國內民樂的現狀來說,我覺得更該做的,先是讓自己人喜歡它。”
大部分網友在看到這段新聞時,心裡還是有一點民族自豪感的。
但華夏曆史中,總有一些跪習慣了的人,會在這時候出來陰陽怪氣。
“嗬嗬,這就高潮了?就一條十秒鐘的新聞,能把你們興奮成這樣?”
“不會吧,不會真有人把晚間新聞當真了吧。”
“愛國黨們是這樣的,人家西方也就是禮貌性的給點掌聲,在他們眼裡好像就是天大的事情一樣。”
第(1/3)頁
第(2/3)頁
尤其是在這些陰陽怪氣的聲音當中,還有一個賬號異常醒目。
賬號頭像是一個黑人,認證的是某個野雞大學的留學生,名字叫做尼克。
尼克在這條新聞下麵,陰陽怪氣的評論道:“華夏民樂?不就是那些敲敲打打的玩意嗎?那種東西也配叫做音樂?”
評論下麵,尼克還配了一張垃圾桶的圖片,很顯然,就是在嘲諷民樂是垃圾。
這下,尼克徹底的點燃了網友們的怒火了。
你說那些恨國黨在網上發發牢騷,大家也就忍了。
你一個外國留學生,吃著華夏給的獎學金,還敢公然嘲諷華夏的民樂?
“臥槽,你丫一個非洲土包子,也有臉嘲諷我泱泱五千年文明的華夏民樂?”
“日你仙人板板,你怕不是個養不熟的白眼狼,領著我們國家的留學津貼,還在網上嘲諷我們的文化?”
“哈韓哈日我都忍了,怎麼評論區裡麵還有哈非的了?什麼腦回路?”
“滾吧……我看看到底是哪個野雞大學,怎麼連這種垃圾留學生也收。”
很快,網友們的評論就徹底的淹沒了尼克的留言。
其實如果這時候尼克認錯,老老實實閉嘴可能事情也就過去了。
但是尼克四肢一發達,腦部發育就有點跟不上,不僅沒有認識到自己引起眾怒,竟然還繼續在網上跟人對線。
“首先,留學獎金是國家給的,不是你們給的,跟你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這下網友們的怒火徹底被點燃了,什麼煞筆學校,連這種智商都欠費的玩意也收。
“國家的錢不就是納稅人的錢?你拿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辛辛苦苦賺來的?”
“連這個最基本的邏輯都搞不懂,感覺小學生都不如,這種人也能留學啊!”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這算不算是二十一世紀版的農夫與蛇?”
“真是日了狗,感覺跟吃了蒼蠅一樣惡心,留學金就幫出來這麼個東西是吧?”
誰也沒想到,一條女子樂坊的新聞,竟然引起了廣大網友們討論起了外籍留學生的問題。
當然,社會問題不在本書的討論範疇之內,咱們略過不提。
……
公演那一天,很快就到了。
“太惡心了,這世界上怎麼還有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