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梁太太的本意,是希望小時的事,能成為夫妻情感的催化劑,隻會點到為止。
“等回去,你可以問他。”
無果。
本以為今晚能見到梁老爺子,可一直到九點,也未見到人。
梁太太見許笙麵色疲憊,以為是坐飛機累的,“不急著這一時,總會見到的。”
隻有許笙自己清楚,是生物鐘作祟。
實在撐不下去了,“那媽媽,我先去歇息了。”
其實早想提了,隻是怕初印象不好。
“我帶你去。”
梁太太領著許笙,到了梁硯邶從前的臥室,路程是十分鐘。
也有邊走邊說,走得慢的緣故。
許笙提神,用心記下路線。
關門。
卸下乖巧。
昨日梁太太提出,要教許笙,她以為是粵語,不曾想,是打牌。
萬萬沒想到。
“我不會。”許笙推辭。
不會是一個原因,梁太太與牌友玩得大,是另一個原因。
“沒關係,看幾局就會了。輸了也不怕,算慎辭的。”
旁邊的陳太太出聲,“梁太太,這就是你的兒媳?真真的骨相美人。”
合理懷疑,今日的牌局,是來炫耀兒媳的。
張太太附議,“梁少夫人儀態端莊,肌膚也好,美人在皮亦在骨。”
張太太的丈夫是做房地產起家的,雖後來彆的行業也有涉足,但總歸房地產是大頭。
即便在房地產行業鼎盛時期,張太太亦不敢說半句梁家的不是。
何況,如今房地產行業,正陷入低穀。
港城世家不少,但敢稱作港城梁家的,唯有一個。如張家,便萬萬不敢稱作港城張家。
張太太雖有討好之嫌,卻也是發自內心覺得,許笙長得驚豔。
長輩誇讚,許笙唯有,一笑應對。
尷尬。
好在,她們的注意力很快轉向牌局。許笙未忘記,梁太太的話,於是,便在旁用心看。
之所以是看,是因為,打牌時,她們用的是粵語。
雖偶爾照顧她這個內地人,但,上了頭,哪還管什麼粵語亦或是普通話。
哪個熟悉,便說哪個。
漸漸的,許笙在牌局上,便聽懂了一兩句。
可能是往常學粵語歌,練出的些許語感;也可能是因為劉叔那略帶口音的普通話。
其實,劉叔這個年紀,普通話算好的了。
唯有梁太太,普通話是最正宗的。
“笙兒,來玩兩局。”梁太太有意讓許笙,融入這裡。
起碼,在她待的這些天,是儘興的。
知曉最後總歸是推脫不過的,許笙便直接應下了。反正梁太太說了,輸了算梁硯邶的。
許笙不願給自己心理負擔,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未必就是動力,極有可能,成了反效果。
反正她是初學者。
輸了,也不怕丟人。
這樣想著,許笙唯有最初輸了幾局,後麵,都是贏的多。
大抵是起初學的習慣好,記牌,打的時候自然而然便用上了,倒也不難記。
見許笙贏的多,梁太太隻會高興,她不會因為所謂的人情世故,讓許笙下來。
港城的梁少夫人,沒有讓人的道理。
況且,她看了,除了開頭幾局,張太太讓了許笙也沒有贏之外,後頭,許笙都是憑本事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