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殘碑斷簡
渾河在暴雪中翻湧如怒龍。
陸沉舟蹲在渡口殘碑旁,指尖掠過青苔覆蓋的契丹文字。那方素帕上的針孔密碼指向此刻申時,但河麵上除卻冰淩相撞的脆響,唯見對岸老柳樹上懸著具凍僵的驛卒屍體。
“陸公子倒是守時。“素紗女子從冰霧中現身,銀簪上的雨燕沾滿新鮮血漬,“隻是這局棋,你連邊角都未摸清。“
她甩出卷泛黃輿圖,陸沉舟接住的刹那瞳孔驟縮——圖上用朱砂圈出的二十三處關隘,竟與老匠人臨終比劃的手勢完全重合。最刺目的是清河堡位置,標注著天啟元年的日期,而如今才是萬曆四十四年。
“姑娘究竟“陸沉舟抬頭時,女子已立於三丈外的冰麵上。她解開發帶,烏發間赫然露出半截斷箭的青銅箭簇。
“十二年前清河堡大捷慶功宴,“女子聲音比碎冰更冷,“有個總兵在醉酒後炫耀,說用五萬流民的命換了個漂亮軍功。“她突然扯開衣襟,鎖骨下方猙獰的箭疤泛著青黑,“那支慶功箭,本該射穿他咽喉。“
陸沉舟的鹿皮靴陷入冰縫。他想起昨夜糧車轍印裡夾雜的碎骨,那是隻有長期浸泡鐵鏽才會形成的褐斑。女子甩來的斷箭上,銘文正與熊廷弼佩劍同出一源。
“王崇古的叔父王登庫,“女子將銀簪刺入冰麵,“天啟元年會成為晉商八大家之首。“冰層裂開的縫隙裡,浮出半塊殘破的界碑,上麵“清河堡“三字被刀斧砍得支離破碎。
河風突然裹著雪片狂旋而起。陸沉舟撲向殘碑時,女子袖中射出的鋼釘正釘住他揚起的發梢。對岸密林裡傳來機弩上弦的嗡鳴,冰麵下的黑影如群鯊聚攏。
“閉眼!“女子旋身甩出火折子,河麵突然爆開丈高的幽藍火焰。陸沉舟在熱浪中聞到熟悉的硫磺味——正是軍械庫爆炸時的硼砂氣息!
冰層斷裂的巨響裡,女子拽著他墜入暗河。刺骨河水中,陸沉舟瞥見成箱的鐵錠卡在礁石間,箱體烙印的“範“字被水流衝刷得扭曲如鬼臉。肺葉即將炸裂時,他觸到女子遞來的蘆管,管身刻著的北鬥七星圖與昨夜毒針排列如出一轍。
當陸沉舟在破廟醒來時,火堆上正烤著帶血的鷹羽。女子對著剝落的壁畫出神,畫上飛天手持的蓮花燈竟與王恭廠圖紙上的神火飛鴉炮驚人相似。
“天統四年,幽州匠人獻火龍出水圖於契丹主。“女子用斷箭刮去壁畫浮灰,“三百年後,這圖紙分成了兩半。“她突然轉頭,“想知道清河堡五萬冤魂怎麼死的嗎?“
陸沉舟握緊殘碑碎塊。女子將鷹羽投入火堆,躍動的火光裡浮現出可怖畫麵:慶功的明軍往水井傾倒黑色粉末,歡慶的百姓飲下井水後渾身潰爛,守將站在箭樓上狂笑,他腰間玉佩刻著“楊“字。
“那不是瘟疫。“女子扯下袖口繃帶,露出潰爛又愈合的疤痕,“是混在軍糧裡的遼東鐵礦渣——人吃三月即腸穿肚爛。“
陸沉舟的太陽穴突突跳動。他想起廣寧衛爆炸案裡摻雜瓷粉的火藥,與礦渣致毒的手法何其相似。壁畫突然剝落大片,露出底層密密麻麻的人名,最上方赫然寫著“方從哲監造“。
“這位方閣老當年督建清河堡軍倉,“女子冷笑,“如今他的紫檀鳩杖裡,還嵌著礦場分布圖呢。“
廟外傳來馬嘶。女子突然割斷陸沉舟一縷頭發塞入銅管:“把這個交給永平府牢裡的趙鐵匠,他會告訴你火龍圖的秘密。“說罷劈開神龕,露出條幽深暗道。
“且慢!“陸沉舟按住她握刀的手,“姑娘為何冒死相告?“
女子眼中有銀河傾覆:“因為我叫阿木爾,在葉赫語裡是“轟鳴的馬蹄聲淹沒了後半句。她將陸沉舟推入暗道的瞬間,廟門被重騎撞碎,為首者玄甲上的狼頭徽記泛著血光。
陸沉舟在墜落中死死攥住銅管。暗道石壁刻滿詭異的符號,竟是放大版的針孔密碼!當他在湍急暗河裡浮沉時,突然看懂那些符號的規律——這是用絲綢提花機原理編織的軍用密碼。
三日後,永平府死牢。
趙鐵匠的鐐銬聲像鏽死的齒輪。當陸沉舟亮出銅管裡的發絲,老匠人渾濁的眼裡突然迸出精光:“她果然還活著!“枯瘦的手指在地上畫出火龍出水圖的結構,“當年方從哲讓我們在火龍腹內加裝毒煙艙,說是對付蒙古騎兵“
獄卒的腳步聲逼近。趙鐵匠突然扯開衣襟,胸口皮膚竟布滿燙印的星圖:“記住!北鬥第七星搖光的位置,藏著所有“
一支羽箭貫穿老匠人咽喉。陸沉舟翻滾到牆角,看見箭尾綁著的灑金箋飄落,正是東林黨專用的雲紋紙。更恐怖的是屍體胸口的星圖開始滲血,排列方式與晉商毒針的北鬥陣完全吻合。
“陸公子好手段。“陰影裡走出個拄鳩杖的老者,杖頭紫檀木泛著屍油般的幽光,“連白蓮教的妖人都能為你所用。“
陸沉舟後背滲出冷汗。老者踏過血泊時,他看見鳩杖底部粘著廣寧衛的凍土——正是那夜雪地拄拐人的足跡!
“方閣老若想滅口,“陸沉舟突然抓起帶血的星圖,“何不問問鄭貴妃案裡的那串東珠?“
方從哲的鳩杖驟然停頓。陸沉舟賭對了——昨夜他在熊廷弼處看到二十年前的奏折,提及方從哲曾用遼東東珠平息宮闈秘事。
“少年人,可知為何渾河的冰總在驚蟄前開裂?“方從哲用杖頭挑起星圖,“因為下麵埋著太多不甘心的骨頭。“他突然咳嗽起來,帕子上濺落的黑血竟腐蝕了石板。
當陸沉舟被親兵押出地牢時,懷中的星圖碎片突然發燙。他借著月光細看,那些帶血的星芒連線,分明是宣府鎮到赫圖阿拉的走私路線!而搖光星對應的位置,正是王崇古昨夜逃竄的方向。
子時的梆子聲裡,陸沉舟聽見有人哼著清河堡的童謠:“金葫蘆,銀葫蘆,不如方閣老的鐵葫蘆“他猛然想起壁畫上“方從哲監造“的字樣,那鐵葫蘆分明是當年軍倉的彆稱!
護城河突然掀起巨浪,一具浮屍卡在水門處,右手死死攥著半卷《火龍經》。當陸沉舟扳開屍體手指時,發現書頁間夾著片青銅殘片——與阿木爾斷箭的材質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