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汪姨謬獎,小子愧不敢當。汪姨真不愧是商界的絕世奇才,你的高見令我心服口服。下次再來進貨,一定向您討教。”
汪靄興致大好,精神奇跡般地比往日好了不知多少,祥細地詢問李明家鄉的交通情況,經商環境,有多少本錢……等情況。
李明照實作了回答,不誇大,也不縮小。字裡行間還透露了攀登高峰,從小做起的勃勃雄心。
汪靄聽得非常滿意,又問李明:“如果有一天把生意做到海外,你會一點外語嗎?”
李明:“英語、日語的口語能正常交流,其他的就不行了。”
汪靄又是一驚,立即用英語詢問李明,李明對答如流,一口標準的英語。再用日語問了幾個問題,李明用標準的東京腔日語作了回答。
汪靄震驚的無以複加,想了一會,不無惋惜地說:“李明,你想在短時間內把生意做大,就這些本錢,還遠遠不夠啊。”
李明:“是的,我起步時間晚、本錢小,在穩中求快,以五個零售商店作基礎,嘗試著開拓批發。本來是想找個合作夥伴共同開拓批發的,隻是知音式的合作夥伴難求,急不來!
不過我年紀小,有個強壯的身體,就是最紮實的本錢。雖然在短時間內成不了氣候,但我相信,隻要努力加堅韌,多奮鬥幾年,就有可能實現我的理想。”
汪靄大為讚賞,慨然說:“這樣吧,今天你幫了汪玲,我理應還你一個人情,就借些本錢給你,助你能快一點把批發生意做起來,然後再做大做強。
當然,我不會借錢給你,而是把貨物賒給你,等你把貨賣了,再還本錢就是。”
汪靄轉頭對汪玲說:“小玲,你把我們以前剩下的那些汽球,花邊,彩綢帶、鎖邊線……等小百貨全部給他,估計差不多有五六十萬錢元的貨吧。
這些零零星貨對我們來說量少,不好在市場上出手。而李明拿到小城鎮去賣,卻是很好銷的俏貨。把這些貨物全部賒給他,叫他寫個欠條,等他賣了貨再還錢。”
汪玲聽了汪靄的話,有點不相信地看著姑姑,一時忘了答話。汪玲對這個姑姑是非常了解,雖然身價百萬,卻是吝嗇的出了名,平時一毛不拔,今天卻大方的反常,一擲數十萬金啊!
這個李明,姑姑從來就沒見過,就憑幾句閒聊,就比親兄弟姐妹還相信。若是汪玲的爸爸現在經商,她是不會如此大方出手的。
汪玲一時反應不過來,像個呆子一樣,要不是麵對麵親耳聽到,打死她也不會相信!
李明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僅僅是一麵之緣,這位商界奇人就把五六十萬的貨賒給了他,這個決定需要多大的信任,多大的度量!
汪靄看著呆呆的汪玲輕斥道:“小玲,我說的話你聽到了沒有?”
汪玲如夢方醒,趕緊回答說:“姑姑,小玲聽到了。我是被你這麼大的手筆震驚到了,一時沒有消化,所以反應遲鈍,姑姑勿怪,我這就去與他清點貨物。”
汪靄笑道:“做人要知恩圖報,人家幫了你,我怎麼能不替你還這個情呢。去吧,照我的話做就是。”
汪玲連連答應說“好!”
比起汪玲來,李明更震驚,五六十萬的貨啊,人家就這樣白白借給了他。
最讓人震驚的這種借可不是一般的借,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相距一兩千裡,沒有履行任何法律手續。借走是一句話,誰知以後會不會還回來,也許打水漂了呢?有大半的可能就是白送了!
震驚過後便是感動,李明眼含淚花,說話都發抖:“謝謝汪老板,這個提攜之恩,我銘記在心,大恩不言報,日後必報!”
汪靄暗喜,一臉滿意地說:“李明,有你這句話就夠了,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李明從汪靄的這句話裡好象聽出了另一層意思,不由暗自驚喜,在心裡對自己說: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這個女人隱隱約約有與我合作的意味,把這些貨賒給我,就是在考察我的人品與經商的實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