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局長比陳主任更有遠瞻性,從全縣的工作來考慮。辦好一個有影響力的小商品批發店,能夠帶出一大批個體工商戶,增加就業、增加稅源,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到。這件事很重要,辦好了對大家都好,覺得陳主任的建議說的好。
張局長暗自決定,把扶持李明辦好小商品批發店做為自己目前的中心工作,親自參預,為李明排憂解難,保駕護航,把全縣第一個個體批發商辦成一麵全市個體商品批發的旗幟。
陳主任一說帶李明去找店鋪,張局長就表示同意:“好吧,我們一起上街去。”
李明跟著張局長、陳主任在街上走了一圈,張局長、陳主任以業內的眼光將各個地段給李明作了詳儘介紹。
最後李明看中了菜市場出口的一個店麵,這個店鋪麵積大,能擺放很多的貨物,還是人來人往最多的地方,顯亮搶眼。
李明把他的客戶定位在,周圍四縣的各個集市的小商、小販,這些小商、小販勤勞,腦子靈,會說話,是做零售小生意的能手。
這些小商小販鼻子靈,耳朵靈,嘴巴勤,信息靈通,隻要哪裡有了一點利益可圖的機會,很快就會知道,隨之就會蜂擁而來。
鋪位定下之後,陳主任說:“小李,店鋪收拾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我回去幫你辦營業執照。你給商店想好了名稱沒有,沒想好的話現在想好,營業執照上好填寫。”
李明一聽,立即就就想到了前世的時候,自己的那個跨國公司的大名——濟倉公司。可惜前世這個公司的前後兩任總裁均被幾個海外財團的老板合謀殺害了。
為了吸取前生的教訓,為了不忘報仇,就沿用前世公司的大名,好提醒自己時刻牢記血海深仇。臥薪嘗膽,一定要東山再起。
“就叫吉昌批發店吧。”李明隨口說了個與濟倉諧音的公司名,既不忘前生之仇,就要此生吉利昌盛。李明的夢想要從這個批發店做起,一步一步實現商業帝國大夢。
張局長對老主任說:“好,老陳,你先回去給小李辦好這吉昌批發店的執照,我在這裡幫李明參謀貨物擺放,經營方法,晚點再回去。”
陳主任起身去推單車,準備回局裡幫李明辦執照。
李明非常感動,不停地說:“謝謝張局長,謝謝陳主任。”
張局長拿起掃帚,幫李明搞衛生。把店鋪清理好了之後,張局長提出了自己看法,供李明參考:“店鋪後麵有幾間房做倉庫,可能還太窄了,把店鋪用貨櫃隔一隔,隔出三分之一做倉庫。
吃飯的問題店鋪裡沒辦法解決,隻能到外麵吃,菜市場裡搞飲食的很多,也不貴,可做為你的流動食堂,吃到哪家合口味,就讓他們按時送餐就是。”
李明動情地說:“張局長,你太好了,什麼問題都幫我考慮好了。我也沒想到,剛走上社會,就踫上了兩個貴人,第一個淅東批發市場的汪老板,是我的知音財神。再一個就是你,提攜貴人。”
張局長好奇地問:“你幾次提到知音財神,到底是怎麼回事,能不能講給我聽?”
張局長垂問,李明不能不答,歎了一口氣說:“我說知音,其實是抬高我。但我覺得隻有用知音二字,才能說出我真實的感覺。確切地說,她是我的導師、財神。
這位老板是幸運的,是恢複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兩年之前是省級銀行的中層乾部。她有這樣一個地位尊貴的職務,卻下海做起了個體商,而且隻是個擺攤的老板。
做為一個底層的攤主,她隻有七個攤位,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就擁有了四五百萬的身家。
僅僅是擺攤啊,一天的營業額高達幾十萬。我問她為什麼舍得從那個尊貴的地位自願到底層來做個小攤販。她告訴我說,做小攤販更能體現她的人生價值。
我覺得她說的沒錯,她一天賣出幾十萬塊錢的商品,就是為那些小工廠解決了幾十萬塊錢的產品積壓,一年就解決了上千萬的產品積壓,為人民供應了上千萬的生活用品。
現在小作坊、小工廠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地冒出來,他們的產品全部靠自銷,如果沒有批發商為他們推銷產品,他們的工廠、作坊就很難辦的下去。
在一些人眼裡,隻看到她賺了很多錢,卻沒看到她為社會做的出這些貢獻。隻有她看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
張局長笑道:“你說的很對,社會分工不同,但都有各自的價值。銷售是溝通生產與需求的渠道,沒有商業,產品就無法流通,產品賣不出,就進不了人民的生活。
商業與產業一樣,都是很重要的。接著講講與這個王老板的故事吧。”
李明把在批發市場與汪玲談好生意,到汪玲家裡拿到貨後發現匪徒入室搶劫,自己挺身而出救了汪玲,再陪汪玲為住院病人送住院費,與病床上的汪靄邂逅。
與汪靄一見如故,經過交談之後互相把對方視作知音,然後以賒貨代借的前後經過說給了出來。
然後感慨地說:“汪老板僅僅隻和我聊了一會,讓我做了幾張高考模擬題考卷,就慷慨出手,賒給我六十七萬元的貨物。她也不怕我拿著貨物賣了之後,隱匿起來作富翁,隻讓我寫了一個收據就了事。
這樣的信任隻怕天下難找第二個,我如果不把生意做好,去回報她的厚望,那就沒臉去見她了。
我知道,她不是要看我賺多少錢,是要看到我在商場裡的成就,她所殷切期盼的是要我做出一番事業。”
張局長也大為感慨:“有了六十七萬元,確實可以舒舒服服過一生了。一般的工人、營業員也許幾輩子都掙不到這麼多的錢。
小李,真羨慕你,你這運氣逆天。當然,也隻有你這樣心地善良,富有正義感而又與她是同一類人的青年,才能得到她的全力援手。接下來你打算怎麼乾。”
李明:“張局長,你也是我的貴人,在你麵前我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我坦白地告訴你:我把這些貨賣掉之後,保守一點講,可以賺取三倍的利潤。還掉她的本錢之後,可能會賺個一百多萬元。
以後本錢大了多少倍,我這個批發部的規模就可以擴大多少倍倍,財富增長與商店規模擴大永遠成正比。
以後商品的種類也會多起來,一邊經營,一邊擴大,能發展到什麼程度,現在不可預知,邊做邊出樣吧,反正是儘人事,聽天命。”
張局長大驚,心裡盤算著,這個李明了不得,這樣發展下去,縣城裡馬上就要建一個批發市場,批發市場的建立對全縣個體戶的興起,經濟推動一定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想到這裡,張局長更堅定了加大扶持李明的決心,並決定加大扶持力度。
李明把店鋪清理好了,就去買了一張單人床,一床鋪蓋,用了三十多元,心想幸好王玲主動借了一千元錢給他,要不然這幾天吃飯都沒錢,彆說買床買鋪蓋了。
萬事開頭難,很多開支計算不到。要不是張局長出麵租的房,哪裡能這麼順利地租好了鋪麵。
店鋪對麵就是電影院,電影院正在放映新片,電影院兩側張貼著新片上映的巨大海報。李明看到海報,就聯想到前世的廣告效應。當即心靈一動,心想現在還沒流行廣告業務,也可以學電影海報的宣傳方式,搞個開業廣告,讓更多的小商小販知道這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