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朱雀街的大理寺斜對門有一家新開的食肆,聽說老板是蜀地人,做得一手好辣鹵。
一把平平無奇的青菜下鍋,經過老板娘的雙手,鮮辣爽口,賦予了青菜另外一番風味。
三個穿著大理寺官衙服的漢子跨進門來。
“今兒已經驚蟄了,還這麼冷。”
“阮娘子,老三樣!”
廚房裡忙碌的人抬起了頭,一張過分年輕的臉露了出來,“好咧,大人們稍等。”
後廚和前堂之間牆上有一個大窗,是她開店的時候特意讓人做的。
這樣既能把前麵廳堂的光線引到廚房,也能讓她在廚房忙活的時候一眼就能看到從外麵進來的客人。
阮玉薇熟練地從大鍋裡挑出一個完整的豬耳。
深棕色的豬耳經過一夜的鹵煮,已經完全入味了。
木樁做的砧板經過一個月的洗禮,已經有些微的下陷了。
手起刀落,富有節奏的“剁剁剁”聲音,一份切得厚薄均勻的豬耳片便切好了。
她轉身又從旁邊的架子上選了一些已經切好的蔬菜,在鍋裡湯熟後,盛在一大瓷碗裡。
再逐一,在碗裡加上醬油,花椒油,孜然,辣椒粉,食鹽,最後再淋上兩勺食肆特有的肉鹵油,最後撒上一把乾辣子,一把大蒜碎,再潑上一勺熱油。
瞬間香辣味被激發出來,油潑乾椒菜什錦。
做完這兩樣,阮玉薇又轉身從身後的米飯桶裡盛出一大碗米飯來。
兩大勺豬油炒化,米飯下鍋,少許醬油,一把青豌豆。
翻炒均勻,炒散的米飯均勻地裹上醬油,一碗油潤的豬油醬炒飯就炒好了。
阮玉薇將菜放在大木盤上,端著新鮮出鍋的飯菜從後廚轉了出來。
“三位大人,老三樣好了!”
從她的這的這個小店開門,這三位大人就天天吃這老三樣,已經一個月了沒有變過。
三人立刻從靠牆的架子上拿了碗筷,“阮娘子,現在我們每日上值,想的就是這一口鮮辣爽口!”
焦陽從懷裡摸出一塊兒小碎銀放在桌子上,“今天輪到我買單了。”
這家小店最先是他先發現的,意外的鮮香麻辣,味蕾大開,這可比大理寺飯堂的豬食好吃多了!
當即糾結了一起當值的兩個同僚,午飯直接到這個小店兒來吃飯了。
阮玉薇笑眯眯地收起錢,“多謝大人們對小店的關照,今兒送大人一碟開胃小菜。”
“今兒才剛開壇,大人們替小女嘗個味兒。”
馬紹仁的眼睛一亮,“娘子又有什麼好吃食了。”
他也是個饕餮,每個月的俸祿,半數要奉獻給酒樓飯館。
阮玉薇轉身從牆角抱起一個壇子,“也不是什麼稀罕物,就是普通的蘿卜。”
焦陽卻不敢小瞧阮玉薇的蘿卜,“阮娘子可彆妄自菲薄,焦某還對上次的乾菜餅念念不忘呢,這麼好吃的東西可惜你不賣。”
阮玉薇笑笑沒有說話,她現在天天鹵肉已經夠累了,再和麵做烤餅,她不用活了。
這些東西,隻適合她嘴饞的時候弄一下。
她揭開壇子,一股酸辣味撲鼻。
取一雙無水無油的筷子,夾出來的蘿卜片不是常見的白色,而是淺淺的胭脂粉。
阮玉薇夾了小半碗,“送給大人們嘗嘗鮮,泡蘿卜。”
馬紹仁迫不及待地伸筷子了,一口泡蘿卜,入口脆爽,蘿卜的土腥味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酸辣味。
酸辣爽脆的蘿卜在嘴裡散開,沉寂了半天的舌頭瞬間醒過來了。
馬紹仁的眼睛都亮了,“阮娘子你這泡蘿卜賣嗎,我家老娘苦夏,已經多日沒有胃口了,這是個開胃的好吃食!”
阮玉薇笑,“哪裡還需要買,送馬大人一些就是了!”
“不過蘿卜補氣,老夫人萬不能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