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曹操臨死前預言‘三馬同槽’,司馬懿這個人‘鷹視狼顧’啊,‘曹植和甄姬菜園子不得不說的秘密’之類的。
都可以寫,沒什麼不可以寫的。
隻不過大爭之世,終究是靠拳頭說話。
諸葛亮、法正、黃權等一眾群臣苦思冥想,一番商討,最後總算梳理出一個可行的辦法。
讓關羽在襄陽大造聲勢,做出北伐的意圖,讓劉封、孟達在東三郡做出策應出兵的舉動。
總之就是要大張旗鼓,嚇唬曹丕,曹魏境內本就不穩定,如此定能給他添上一把火。
同時,北方還是有很多心懷漢室的忠臣豪傑的,應當積極與他們聯絡。
印綬、錢帛、武器,隻要他們起兵反曹,除了糧食和兵力無法支援外,其他都可以支援。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糧食無法真的出兵,且曹操遷徙前線民眾的政策導致無法因糧於敵。
這樣的策略已經是無法出動大軍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給曹魏放血。
其實,諸葛亮、法正等智謀之士並沒有將該策略中最關鍵的一步說出來。
因為這一步,以臣子的身份說出來,是有些不妥帖的。
那就是,讓漢中王的旗號再次出現在漢中,做出北伐的樣子,定然能引得三秦震動。
隻是,由於征南中在即,大軍不能沒有統帥。
當下雖然各派係彼此之間比較和睦,但沒有任何一個派係能淩駕於其他人之上。
諸葛亮、法正不行,便是剛剛取得大勝的張飛也不行。
甚至劉備自己也不允許出現這麼強大的一個權臣。
當然,也不是沒有退而求其次的辦法。
劉禪熟知軍略,也能淩駕於各派係之上。
隻不過,這種策略可以是身為君主的劉備提出來,也可以是劉禪自己主動請纓。
但不能是他們這些臣僚提出來。
那樣做與傳統觀念相違背,多多少少有些僭越,身為臣子怎麼能把君主放在自己的算計之中。
更何況,儲君也是君。
南中可不是什麼良善之地,萬一出點意外,誰提議的誰就可以自裁了。
隻不過,他們不說,以劉備的小腦袋瓜是想不通其中環節的。
劉備是想去漢中的,不是裝樣子,他想玩真的北伐,隻不過現實因素約玩不了真的。
而劉禪此時倒考慮到這個方法,隻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一時半會算不出這樣做是不是最為有利。
劉禪決定,還是等散會之後去跟自己的臣僚們商量一番。
就在群臣默然的檔口,劉備拿出一份奏疏讓大家傳閱:
“文長居漢中,得知曹孟德命絕之後,提出一個方略,諸君可參詳點評一二。”
劉禪自覺排在最後一個。
諸葛亮、法正兩位心腹先看,之後是黃權、楊洪等。
眾人看完之後都是若有所思的樣子,並沒有人出言表述自己的觀點。
良久,奏疏來到劉禪麵前。
待看清上麵的內容後,劉禪的嘴角抽了抽。
總的來說,該奏疏上講的策略並不複雜:
魏延:我有一個關於子午穀的奇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