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康以振威將軍、青州刺史,封都亭侯。
他能混到這麼高的地位,全都靠的是自己的選擇以及好弟弟的努力。
一般小家庭想要破局,往往會讓兄弟兩個一個安穩發展,一個出去闖蕩。
闖蕩的那個成功了便是大富大貴,便能帶著全家富裕起來。
而闖蕩失敗了,也會有安穩發展的那個兜底,不至於一窮二白。
而孫康和他弟弟孫觀便是如此。
孫觀早年與臧霸結伴,彆名嬰子,後跟從陶謙討伐黃巾軍,因打仗勇猛而立功,官拜騎都尉。
後來,孫觀與臧霸、吳敦、尹禮、昌豨結連,約定互幫互助,認臧霸為大哥,成為青徐豪霸五大佬之一。
基本上,誰來青徐地界,都得跟他們打好關係才能立足。
陶謙、劉備、呂布、曹操都是如此。
當初曹操率軍征討呂布時,臧霸、孫觀等人因為收了呂布的好處而來支援呂布。
後來,呂布被曹操所滅,曹操募索得臧霸,讓他召集青徐豪霸前來。
青徐豪霸雖然結連,但內部各自為政,昌豨跟劉備走的很近,當時不願意歸附曹操。
孫觀、吳敦、尹禮等人前來的時候,孫觀便把他哥哥孫康給叫來了,組成新的青徐豪霸五大佬。
曹操割青、徐二州委任於臧霸等人。
以臧霸為琅邪相,吳敦為利城太守、尹禮為東莞太守、孫觀為北海相、孫康為城陽太守。
曹操還是比較喜歡這哥倆的,踏實肯乾,因此也厚待孫康、孫觀兄弟。
追隨曹操後,孫觀與臧霸一起四處征伐,孫觀總是一馬當先,衝鋒陷陣。
官渡之戰時,曹操方與袁紹相拒,而臧霸數次以精兵入青州,故而,曹操得以專心對抗袁紹,不以東方為念。
在平定青州、徐州一帶的賊寇後,孫觀之功僅次於臧霸,孫觀獲封為呂都亭侯,其兄孫康亦討賊有功,獲封列侯。
徹底掃平河北之後,孫觀將自己的家人送到鄴城居住。
曹操便將孫觀拜為偏將軍,後遷任青州刺史。
後來濡須口之戰,孫觀為曹操先鋒攻討孫權。
在他尚未安營時,呂蒙即憑借以前所建的船塢,置強弩萬張,將其攻破。
孫觀被流矢射中,左腳受傷,但仍堅持奮戰,但最後還是傷重而死。
他死後,一部分兵馬被哥哥孫康繼承,孫康的實力由此壯大。
如今孫康學著他弟弟那樣,把族人送到洛陽居住表示投誠。
而曹丕也學著曹操那樣,將他任命為了青州刺史,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了屬於是。
孫康所占據的一郡人口數量,經過幾十年的繁衍,自然比當初跟曹操立下契約的時候多出許多。
曹丕掌握了這批人口後,每年便能收取更多的賦稅,在戰爭時期能動員更多的輔兵和壯勞力。
並且曹丕此後還能指揮其麾下的五千精銳士兵,這些都是南征北戰多年的老卒。
配上三倍的輔兵,能迅速拉出來兩萬有一定戰鬥力的軍隊。
孫康等一批青徐勢力的歸順,便是曹丕覺得自己有餘力跟公孫淵動手的底氣所在。
毫不意外的,當曹丕提出這個想法後就引起了朝臣們激烈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