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城,這座屹立於涑水河畔的關鍵城池其位置也是相當重要。
它不僅掌控著涑水的水流走向,更是河東地區的核心樞紐所在。
一旦占據此城,漢軍便可源源不斷地向四麵八方派出兵力,出擊開拓。
如今的安邑城已落入漢軍之手,這一變故無疑標誌著涼水以南的土地皆已被漢軍牢牢掌控。
至此,河東與河內兩地的漢軍雖尚未會師一處,但他們已經隔著王屋山分彆占據了東西兩側的大片領土。
隨著局勢漸趨穩定,成百上千名基層官吏猶如潮水般洶湧而入,迅速投身到基層治理的各項工作當中。
他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確保秋收大業能夠順利推進。
這些官吏們有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合理耕種。
有的穿梭於大街小巷,維護社會秩序。
還有的忙於統計人口、丈量土地等事務,為後續的稅收和基建安排準確依據。
與此同時,各地郡縣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官員的任免調整。
除了讓那些原本官複原職的人員重新回到崗位外,朝廷還擢升了眾多功勳之士,委以重任,以期儘快建立起穩固有效的統治體係。
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諸葛亮最終舉薦屯騎校尉王連任漢河東太守一職。
王連將軍智勇雙全,治軍有方,也能將戰後的河東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條。
至於漢河內太守,諸葛亮則是沒有舉薦,而是請長安朝廷來決定。
劉禪便派出那位以儀表威嚴、舉止風度翩翩而聞名於世的季漢名士張表出任。
張表,字伯達,蜀郡成都縣人。
年紀輕輕便被劉備任命為郎中,後來劉禪繼位登記之後,被提拔為尚書台官員。
當然,他被坐火箭似提拔的根本原因並不是他本人有多麼過人的才能。
而是他已經去世的父親,是張鬆。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雖然張鬆從沒有在劉備手下正式出仕任何官職一天。
但是此人對於劉備奪取益州、建立基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若是他目前還活著,如今的權勢和地位理論上當不在法正之下。
張鬆,字子喬,是益州牧劉璋的部下,為人短小,放蕩不治節操,然而見識過人,精明果斷,很有才乾。
當初,他認為劉璋暗弱,在他手下不足以發揮自己的才能,為此經常歎息。
建安十三年,劉璋命張鬆的哥哥彆駕從事張肅帶著三百蜀兵和雜禦物送給曹操,曹操表張肅為廣漢太守。
劉璋命張鬆接任彆駕,出使拜見曹操。
當時曹操已經平定荊州,收降劉琮,驅走劉備,不願禮待張鬆,隻讓他去當蘇示縣的縣令,張鬆因此怨恨曹操。
曹操的主簿楊修非常看重張鬆,勸曹操辟用他,曹操不聽。
楊修又把曹操所撰的兵書給張鬆看,張鬆在飲宴之間一看便能背誦,楊修因此更加器重他。
同年,曹操兵敗於赤壁,張鬆回到益州,勸劉璋與曹操斷絕來往。
又勸說道“劉豫州,是使君的同宗,可以與他結交。”
劉璋聽從,問張鬆“誰能做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