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之中,繼母朱氏頻繁地在王祥父親跟前搬弄是非、詆毀王祥。
久而久之,王祥的父親也逐漸受到影響,同樣“理所當然”地對這個兒子心生厭惡之情。
不僅常常責令王祥去清掃那又臟又臭的牛圈,甚至還時常對他百般刁難。
然而,即便麵對這般不公待遇,王祥非但沒有絲毫怨言,反而愈發恭敬順從。
當父母身患疾病之時,王祥更是不分晝夜地守候在榻前,全心全意照料他們。
為確保父母能夠按時服藥,他堅持親自品嘗每一碗湯藥,以防出現任何差錯。
此外,王家還有一棵枝繁葉茂的紅沙果樹,待到果實成熟之際,母親特意吩咐王祥負責看守。
每當遭遇狂風暴雨來襲,王祥總會毫不猶豫地緊緊抱住樹乾,淚如雨下地祈求上天保佑這些珍貴的果實不受損害。
就這樣,王祥的孝行在士大夫們中間口口相傳,眾人皆稱讚他的孝心真摯無暇、專一純粹到了極致,聽聞者無不為之動容落淚。
哦對,那大名鼎鼎的二十四孝中的“臥冰求鯉”,主人公便是他王祥。
然而,實際上這個故事相較於其他而言還算不上最為離奇荒誕。
更為離譜的傳說是這樣的曾有一回,王祥正在另一張床榻之上酣然入眠,他那心狠手辣的後母朱氏竟鬼鬼祟祟地摸近床邊,企圖暗中謀害於他。
可巧就在這時,王祥不久前醒來,起身上廁所去了。
結果朱氏這一刀下去,隻是徒勞地砍在了空蕩蕩的被褥上。
未過多時,王祥如廁歸來,當他察覺到朱氏對此次行刺失手之事懊惱不已時,竟然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苦苦哀求朱氏賜死自己。
也不知是被王祥這份舍生忘死的孝心所打動,還是心中尚存一絲良知未曾泯滅,朱氏竟因此而深受觸動、幡然醒悟,從此以後對待王祥就如同親生骨肉一般關愛有加。
如此一來,後母惡名昭著,而王祥則孝名遠揚,將自身那至真至純的孝道推向了巔峰,備受世人尊崇。
到了東漢末年,彼時天下動蕩不安、戰亂頻仍。
王祥毅然決然地攙扶著朱氏,並帶著弟弟王覽一同前往廬江躲避禍亂。
他們在此隱居長達二十餘年之久,期間始終拒絕接受各州郡官府的征辟與邀請。
也許是因為長年累月扮演孝順之子而心生愧疚之情吧,亦或是身為一名優秀“演員”所必備的素養使然。
演戲就要把戲一直演到終場落幕,待到朱氏駕鶴西去之時,王祥因過度悲慟而身染重病,甚至連站起身都需要依靠拐杖的支撐才可勉強做到。
至於出仕為官之事,一直要待到魏文帝曹丕正式登基之後方才有所變化。
彼時,曹丕將泰山太守呂虔擢升為徐州刺史。
呂虔走馬上任沒多久,便尋思著要招攬本地的士族豪強之中最為出眾、聲名最顯者來協助自己治理州務。
毫無疑問,他最終選定了當地名氣最大的王祥擔任州彆駕一職。
然而,一開始王祥卻並不打算輕易接受這份任命。
他心中打著如意算盤,想要效仿前人玩一玩那所謂“三辟公府”的套路,以此彰顯自己的清高與不凡。
於是乎,麵對呂虔的征召,王祥選擇推辭避讓,遲遲不肯到任。
就在這時,王祥的弟弟王覽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