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明之上任,我這個西曹掾自當迎你入府視事。”李邵笑道:“至於馬參軍則是......”
“至於謖,則是丞相特命我也在此迎候,待君安頓好之後再帶你過去見他。”馬謖接過話解釋道。
“原來如此,有勞參軍和曹掾了。”楊清再次拜謝道。三人在府門口又寒暄了幾句,李邵和馬謖引著楊清進了府內。三人一邊交談,一邊穿堂過院,路上遇著各曹掾屬,李邵和馬謖也會順道引見。楊清上次來丞相府隻粗略地看了一番,這次經過馬李二人的介紹他終於對相府的布局有了個細致的了解。
丞相府四周各有四個大門,這個形製類似宮闕,有個專門的名目喚作四出門。因丞相總攬朝政、位高權重,按照西漢製,相府可采用一些皇宮禁省的形製,隻不過到東漢無丞相隻有三公,四出門製度便不再行使。不過依馬謖所言,諸葛丞相受兩代天子器重,故而季漢的丞相府布局多采用西漢的規製,所以丞相府仍然設有前後東西四個大門。
而整個丞相府的主要建築群則為三重進的院落,以府門也即前門和中門、閣門相隔,按製這三道大門還有其附屬的垣牆和其他設施。進入府門至中門之間有官員辦公居住的吏舍,東西二門也在第一重院落的兩側,按製相府東西門最為重要,本應有兩位長史駐守在此二門附近辦公,但此時國家初立,一切從急從權從儉,加之此時僅有王連一位丞相長史,諸葛亮又時常要與其商議國事,因此王連並未在此辦公,僅讓一名少史在此駐守負責東西二門。
進了中門,其內為丞相居住辦公所在,因此中門以內也稱作相舍,中門亦稱為相舍門,有手持兵器的門下在此守衛並負責通傳之事,所有守衛的門下皆由門下督統管。而第三道大門閣門則把相舍分為內外兩個庭院,中門至閣門之間的院落稱為相舍外庭,相府正堂也就是百官朝會殿、諸曹吏舍、花園、庭樓等地皆在外庭。東西二曹在相舍閣外庭院的東西兩側,其他諸曹則在外庭後園附近。
閣門以內即為相舍內庭,則是丞相聽事、燕居、會晤賓客所在。相府閣門因其顏色與皇宮禁省的門闥顏色相同,因此也稱作黃閣,按先漢製相府閣內應無鐘鈴,也應無其他官寺之鈴下、侍閣等屬吏,通傳之事一般應由主簿或守閣奴婢處理,而外人入閣需先行脫履。不過諸葛亮為確保國事傳遞的效率和保密性,如今相府鐘鈴及專司通傳的屬吏皆有,外人進入閣門也無須脫鞋。由於主簿乃閣下群吏之長,故亦被稱為黃閣主簿,而楊清這個主簿的官舍自然在外庭靠近閣門的地方。
至於諸葛亮的公房其實在黃閣也叫做聽事閣這個建築群中,按漢製,官員處置公事聽取屬吏彙報有固定時間,每日早晚兩次,官員在此之外可以不處理公務。不過依當前大漢的形勢和諸葛亮的性格,此項製度從未執行過,隻要有事一天之內任何時候各級官吏皆可入聽事閣彙報公務。
其實相舍內庭還有一道門稱為寢門,門內自是諸葛亮及其家眷仆人所居之地,不過他在相府外另有自己的府邸,為了公私分明,一般黃月英他們不會來此居住。
楊清跟著馬李二人到了主簿吏舍,令史、禦屬、鈴下等一眾屬吏早已在此恭候。李邵出言相互介紹了一番,眾吏上前見禮後,楊清又問候自謙了幾句,隨即揮手讓他們各自退下做事。
如今楊清是此處官舍的主人,他此時倒也不謙讓,邀著馬謖、李邵進了自己公房,三人又閒聊了一會兒,李邵識趣地告辭回去了。
“明之,沒想到你我二人竟會如此之快就在相府共事了。”馬謖見李邵走後,笑道:“而且,我也沒想到丞相會將主簿一職交給你,這下君得償所願,可一展所長了。並且,你我可隨時談論兵事,共同為丞相獻策了。”
馬謖好論兵計,且在此道上有著不小的造詣,丞相府中少有能在兵法上辯得過他的人,在他眼中如今的大漢隻有諸葛丞相一人在兵法上勝過他,可是丞相事務繁忙,他也不好總是去打攪,因此馬謖常生寂寥之感。遇到楊清後,他覺得終於找到個在兵法上能和他談得攏的人,因此馬謖對楊清入得相府也是頗為高興。
楊清謙道:“清初入官場,日後還需參軍多多提點才是。”馬謖道:“好說好說,你我乃知音,這些事吾自當助之。”楊清心中苦笑,雖說上次他與馬謖聊得倒也可以,但什麼時候就成了知音了,他自己怎麼不知道啊,不過此人倒是熱心,可以深交。
馬謖哪知楊清的腹誹,他一看時候不早了,再聊下去怕會誤了丞相之事,急道:“明之,你我閒時再敘,此刻與我前去麵見丞相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