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昨日,趙雲等人去了郡兵軍營檢閱了軍士,發現郡兵戰力確實強勁,他們詳細地詢問柳隱等人,對楊清的練兵之道大為讚賞。
尤其當他們知道軍中設有講武堂和識字堂時,更覺驚奇,待柳隱稍加解釋後,這些兵法韜略俱是一流的大將頓時明白了其中的好處,紛紛言說要在自家營中學習推行。
“明之,你這個教授軍士識字的法子真的能提升戰力?”一說到兵事,關興也來了興趣,嚴肅地問道。
楊清微微點了點頭:“不錯,我大漢如今偏居益州一隅,兵員不足,隻有練出精兵方能與魏吳抗衡。
而精兵則對軍士的素質要求甚高,不僅要他們體魄強健、武藝純熟,也要讓他們多少識得文字,能夠迅速看清聽懂令旗指揮,甚至領會上官的戰術意圖,如此令行禁止、上下一心才能發揮出我漢軍最大的戰力。”
趙雲聞言思忖了一會兒,頷首道:“明之所言甚合丞相講武治兵的方略,尤其丞相所創的八陣圖甚為巧妙,本就對尋常將佐要求極高。
若是底層小卒也能識字,則布陣即可迅疾,運陣亦可敏捷。明之,某看汝推行的講武堂和識字堂可稟報丞相,若能在全軍推行,則我漢軍的實力必定能大為提升。”
“叔父說得極是,明之可從之。”關興也極為讚同推行此法。
楊清欣然遵允,他早有此心,在越嶲郡兵搞講武堂和識字堂本就是試行,現在看來效果不錯,後麵自是要建議諸葛亮推廣到全軍,而且講武堂日後可更進一步獨立出來作為專門培養漢軍軍官的學校,作為國家成製。
三人又閒談了一會兒,不想已近午時,共同用過膳之後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下午,楊清向諸葛亮稟報了自己的練兵心得,諸葛亮本就極為重視治戎講武這塊兒,一聽講武堂和識字堂的情況當即明白其中的妙用,遂欣然讚同,隻待南中之事結束返回蜀中後再予以施行。
兩日後,楊清陪同諸葛亮在邛都城內外轉了轉,眼見士農工商四業不僅井井有條,而且還生機勃然,不禁大為讚賞,拉著楊清不住地詢問。
當聽到以工代賑時,諸葛亮興趣更甚,當即要楊清帶他去工坊等各處工場看看。
這些地方的工者不少是因戰火導致生活無著落的難民,諸葛亮叫來了數人問了情況,得知此法雖要做工,但百姓心中安心,畢竟這是個長久的活計。
而且以他之能,旋即就明白了此法比單單賑濟要勝過許多,不僅不白費錢糧,而且也能長久安置百姓,甚至還完成了許多差役,可謂一舉數得。
一天下來諸葛亮於國計民生上頗受啟發,楊清也因此而又受到他的讚揚,就是隨行的楊儀心中也是服了楊清幾分,要知道此人一向是個心高氣傲的性子,原先對諸葛亮看重楊清頗多不服,這下倒是收斂了些。
眾人回到太守府坐下歇息不久,忽見廖化拿著一卷書簡滿臉著急地走了進來。
“丞相,李恢急報!”廖化行禮稟道。諸葛亮略帶笑意地問道:“可是李恢大軍出發了?”
南征大軍在犍為僰道兵分三路之後,諸葛亮就領著西路軍先行一步,馬忠領著東路軍次之,而新任益州太守王士要向接替他任犍為太守的陳震交割府事,因此李恢的中路軍會晚些時日最後出發。
廖化微微搖了搖頭:“丞相,王士王府君被蠻夷殺害了。”
“什麼?”
“怎會如此?”
在場眾人聞言俱是一驚,諸葛亮也一臉沉重地接過廖化遞過來的急報看了起來,良久後他長歎了一口氣,將急報遞給了下首的楊清:“汝等也看看吧。”
眾人很快傳閱完畢,知曉了事情的原委,都是一臉悲憤,楊儀起身怒道:“雍闓此賊如此喪心病狂,當受千刀萬剮之刑!”
原來就在李恢的中路軍南行前兩天,王士已將犍為諸事交割完畢,他在犍為郡政績斐然、名聲卓著,如今要調往他郡,城中士民多有不舍,故而是宴請遊玩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