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好事啊,群臣幾乎都無異議,紛紛表示讚同,隻有少數人對蜀國優勢的貿易地位感到擔憂,隻是這些微弱的反對聲很快就淹沒在他人高聲歡呼的浪潮中。
這幾年下來季漢的蜀錦、茶葉源源不斷地流入吳境,深受東吳權貴們的喜愛。
如今穿上漂亮的錦衣、喝著炒熟的清
茶已經成為東吳豪門大姓的日常活動,因此他們這些大臣巴不得蜀錦和蜀茶越多越好,畢竟誰都想要自己的生活更加舒服些。
對蜀錦和蜀茶孫權當然也是十分喜歡,但他身為一國之主還是謹慎地問向陸遜:「伯言,你怎麼看?」
東吳日常朝政雖仍是由丞相、中書、尚書和九卿處理,但軍國大事卻往往由現在的輔國將軍陸遜以及後來的大將軍、上大將軍、大司馬決斷。
這些重號將軍雖常在外領兵,但依然參與機要,出則為將,入則為相,現在的陸遜既是如此。
自荊州、夷陵兩役之後,孫權對陸遜的信任與日俱增,一應軍國大事必定要與他商議後再做決斷,尤其涉及到西蜀之事,孫權更會選擇聽從陸遜的意見。
要說孫權這個人喜歡猜忌是有的,但強烈爆發出來主要還是在他執政後期。現在的孫權敢於放權、勇於信任,充分體現出他作為英明君主的一麵。
自漢吳兩國重修盟好之後,凡是涉及到漢吳之間事務,孫權都令陸遜與諸葛亮通信,還刻了自己的玉璽,放在陸遜的住所。
每次孫權與劉禪或者諸葛亮的書信,都會先征求陸遜意見,發給蜀漢的文書,也會先給他看,有不對之處,就讓他自行修改,用璽後直接發出。
君臣間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雖然比不上劉備諸葛亮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的千秋典範,但仍是史上少有的,遠不是後世趙構之流所能相比的。
「至尊,臣以為此事可行。」陸遜回道。
他對此事沒有任何意見,雖說自家需要蜀國的絲錦、茶葉,但蜀國也需要自家的貨物,雙方互通有無都有好處。
「好,此事就由卿與丞相牽頭,會同大司農、少府處置。」孫權頷首說道。
此次榷場主要開設在兩家的荊益邊界上,故而離不開陸遜這個荊州牧的配合。至於少府,乃是掌山海池澤等稅以供王室開支的官署,兩國交易財貨,利潤巨大,孫權自是也要分一杯羹的。
「西蜀所求之事均已議完,眾卿都散了吧。」孫權揮手示意散朝。
頓了一頓,又道:「顧卿、陸卿、諸葛卿家留一下。」顧雍、陸遜、諸葛瑾三人聞言停止了腳步,立在原地,靜待孫權吩咐。
能拿到朝堂之上的事雖已說完,但還有不能公之於眾之事,未免人多嘴雜,孫權得與心腹之人秘密商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