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猛然想起漢賦、漢賦,費禕這個通經學、懂詩賦的土著才子肯定會啊,有他擋在前麵,足以應付了,寫的不好總比寫不出來好看多了。
心中計較已定,於是平靜地問道:「大王,不知以什麼為題?」
孫權想了想,回道:「既然是為了今夜的宴會助興,不如就以席中之物為題,隻要是與案桌上的酒、菜等物相關的,皆可以此作賦。」
「
大王說得有理,隻是不知何人先來?」
孫權笑道:「明之先生、文偉先生遠來是客,自然君等先來。」
楊清拱手道:「那臣等就不客氣了。」對費禕說道:「文偉,作賦就由你來吧。」
孫權等人也不是真的定要楊清本人作賦,隻是想以此勝過季漢一場罷了,因此對由費禕出戰並無意見。
楊清見狀暗自鬆了一口氣,麵帶微笑地看著費禕。費禕隻道是楊清故意將此出風頭的機會讓給自己,心下感激,拱手稱是。
此刻舞樂早已撤去,內侍又將筆墨書簡送了上來,殿內眾人的目光皆都聚在費禕身上,他卻毫不怯場,麵色從容。
看著眼前的麵餅,費禕有了靈感,遂拱手對孫權道「大王,外臣就以此麥餅為題,作一篇麥賦。」
「好,先生儘管寫來。」
費禕也不囉嗦,執筆將麥賦二字寫下,又沉思了一會兒,旋即開始動筆,不一會兒數百字的麥賦就已作完,中途也隻停筆思考了片刻,完全說得上是一揮而就、一氣嗬成。
殿內眾人見費禕才思如此敏捷,均是暗自佩服,孫權接過文簡,飛速看了一遍,又名內侍當眾誦讀。
費禕這篇麥賦以麥穀入題,先是描述了麥穀的好處,又以此延伸到朝政上,由小見大闡述了治國理政的道理。
東吳君臣聽完之後,也不得不承認此賦用時雖短,但亦可稱之為佳作,均向費禕稱讚起來。
孫權也讚揚了幾句,看向自家臣子道:「文偉先生的麥賦可謂佳作,不知哪位愛卿願意作一篇賦文與之相和?」
「臣願和之。」
孫權話音剛落,一道熟悉的年輕聲音已然響起。眾人看去,果然是東吳最有名的青年俊傑諸葛恪。
適才被楊清以大義壓了一場,諸葛恪心中是一萬個不服氣,此刻聽到孫權發問,他哪裡還按捺得住,立刻就站了出來。
「是元遜啊,既然你願意,那就由你應和吧。」
其實孫權心中的人選也是諸葛恪,對這位從小就有才名的神童他一向喜愛得很,有宴會孫權也總是會帶上諸葛恪,每每希望其以非凡的才智難住他人。
「是。」
「既然文偉先生作了一篇麥賦,那恪也就相應地作一篇磨賦。」諸葛恪朗聲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