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得好!”聽到陸辰的話,李道宗直接一拍椅子扶手,眼中充滿火熱之情道,“陸兄這句話,本王信!本王就在靈州等著見到陸兄所的那一的到來!”李道宗那火熱的目光也是投向了前廳門外。
“王爺,在下就不在府上久待了,為了兩日後的宴會,在下還要回陸家莊做點準備!”陸辰起身衝著李道宗拱手道。
“既然陸兄急著回去,那本王也就不多留了,恕本王不遠送了!”李道宗起身把陸辰送到了前廳門口,跟著管家範林迎了上來,給陸辰施禮以後,準備引領著陸辰往王府大門方向去。
剛要邁步離開的陸辰,突然停住了腳步,回頭看向李道宗。
“陸兄,莫非還有什麼事麼”看到陸辰突然停下腳步,轉頭看向自己,李道宗有些納悶的問道。
陸辰突然想起一件事,唐朝科舉是分六科的,分為秀才科、進士科、明經科、明法科、明字科和明算科,秀才科最難,基本上每次開科能中個一兩個人就不錯了,那些學子除非對於自己特彆有自信,才會報考秀才科,基本上都是以明經科和進士科為主,尤以明經科最多。
進士科的難度僅次於秀才科,分三個內容,一是“帖經”,有點類似於現代的默寫、填空題,主要考察對經書的熟悉程度;二是“雜文”,類似於作文題,主要考察詩、賦等題材的寫作水平;三是“策問”,通常為時務策五道,考察對國家政策的了解和時政事務的對策。
明經科主要考儒、道經義,唐朝將經書分為正經和雜經,其中正經共九部,根據重要程度和難易程度,又分為大、症三個等級,其侄禮記》、《左氏春秋》為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為中經,《周易》、《尚書》、《公羊春秋》、《穀梁春秋》為經。除了必考的九部正經之外,偶爾還會加試《孝經》、《論語》、《老子》等其他雜經。
與普通考試不同之處在於,明經科有點類似於闖關,隻有你闖過第一關才能參加下一關考試。第一關是帖經;第二關是試義,由考官出題,考生口述作答,考察對經書的理解水平,通常為十道;第三關策論,通常有三道“時務策”,考察理論聯係實際能力。
明經科又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等級彆,例如通二經者,必須是大經、經各一部或中經兩部;通三經者,大、症經各一部;通五經者,大經、經皆須通。具體考哪種,則由考生自己決定,由於考試相對寬鬆,因此錄取人數最多。
既然明經科錄取人數最多,自然那些學子報的也是最多的,同時世家選擇的被投卷之學子,也大多都是明經科的考生,而這些學子考生之所以投卷給世家,不過是因為,這些經史子集的大部分書籍甚至是孤本,隻有世家才有,你不投卷世家,就無法閱讀這些書籍,這才是世家的真正底蘊所在。
當然,這些書籍陸辰手裡沒有,陸辰手裡基本都是現代書籍,這種古籍可不太多,杜彥良手裡也不過幾本而已,那如何夠用呢
一想到這些事,陸辰轉頭看向李道宗,陸辰這次要給那些世家備一份“厚禮”,這典籍之書必不可少,李道宗這裡肯定能弄到一些的,然後去柴紹與李秀寧那再整點,跟著李建成那裡再整一些,基本就差不多這份“厚禮”就算是備足了。
想到這裡,陸辰才停下腳步,看向李道宗。
“王爺,有件事在下想要詢問王爺!”陸辰衝著李道宗一拱手道。
“陸兄,你我之間的關係,何需如此客套,若有本王能幫上忙的地方,陸兄隻管直言便是!”李道宗被陸辰突然如此客氣,整得有點懵,跟著衝著陸辰擺手道。
“在下想問,王爺府上可有關於科舉的藏書”陸辰看著李道宗問道。
“科舉”李道宗不明白陸辰怎麼會突然提到“科舉”這件事,要知道大唐初立,科舉一事李淵自然是重開恩科的,不過那都是轉過年的事情了,陸辰突然提起這件事,直接把李道宗問得一愣,跟著看向陸辰笑著問道,“陸兄,你不會是想要參加科舉吧”
“在下可沒那麼大能耐!”陸辰直接搖頭笑道,自己吃幾兩乾飯,陸辰還是知道的,雖然在現代學到了不少知識,但是在這個時代讓他參加科舉,他可沒那個能耐。
“轉過年莊子裡的學校就要開學了,在下是準備弄一些書,給那些學子看!”陸辰暫時沒有打算把活字印刷術的事跟李道宗,這種事情,暫時還是越保密越好,因此陸辰就直接用莊子裡的那些孩子打起了掩護。
“這樣啊!”李道宗點零頭,對於陸辰這個借口倒是很認可的,畢竟陸辰要在莊子上辦學的事他知道,而且陸辰最開始就謀劃著這件事,因此李道宗倒是不疑有他,“書呢,本王倒是有不少,不過有一些是孤本,若是送給陸兄,本王還真有點舍不得!”李道宗有些為難的道。
“在下是借,並不是要!”陸辰衝著李道宗強調到,“最多半個月,在下就把在王爺這裡借的書都送回來!”陸辰很是篤定的看著李道宗道,笑話,一本書,不出兩陸辰就能直接複製出好幾本,隻要書到了陸辰手裡,你再孤的本,也不是孤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