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糾錯能力_台球博士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台球博士 > 第一百七十章 糾錯能力

第一百七十章 糾錯能力(2 / 2)

就這樣,打掉5套紅黑組合之後,淩誌發現黑球周圍的紅球清理得差不多了,那麼接下來,可以考慮優先清理藍球和粉球之間的紅球。

之所以這麼選擇,是因為藍球與粉球之間的紅球離黑球比較遠,先處理難度球,後麵如果出現走位失誤的話,再處理黑球和粉球之間相對容易一些的紅球,這樣更容易實現清台的目標。

儘管自己沒有繞黑球清過台,但是,夢想還是要有的,對吧。

就這樣,淩誌按照自己設想的順序,清掉了一套又一套紅黑組合。常措也在一邊默默地幫助淩誌撿著球,似乎早已忘記之前兩人之間的矛盾,淩誌自然也樂得維持現狀。

不知不覺,淩誌已經打完了九套紅黑組合,他甚至一度覺得今天的圍球節奏,是他這麼多天訓練以來最好的一次。

然而,淩誌對自己的狀態還是過於自信了。

就在自己要打第10套紅黑組合的時候,淩誌的低杆稍微拉多了一些,直接導致白球在打進紅球之後往回走了很多,直接貼到了庫邊上。

走位還是不夠細啊!

淩誌暗自感歎了一句,但是也沒有多說什麼,即便是白球貼邊,自己還是得硬著頭皮打下去。

曾經也有觀眾在直播彈幕上聊過這個話題,當選手走位失誤,不太好擊打下一顆球的時候,究竟應該轉為防守還是繼續進攻?

這個話題討論了幾十年,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因為具體要進攻還是防守,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

而像淩誌當下遇到的這種情況,其實沒什麼可選的。即便是現在有人在跟他對戰,他也必須要義無反顧地進攻!

雖然這顆黑球確實進球難了點,但是隻要打進,走到下一顆紅球的概率還是很高的,不能因為一杆不到位就把這套連杆給放棄掉,這在賽場上是很愚蠢的行為。

畢竟,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杆杆到位。

而一位選手不到位時的糾錯能力,是衡量這個選手綜合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這一點,也是興辰教練反複跟他強調過的。

淩誌沒有猶豫,趴下來,仔細瞄著黑球的進球點,看準之後,將白球輕推了出去。

不得不說,這顆球瞄得還是挺準的,黑球最終被順利推進,但是推進之後......

“額,這糾錯能力還是太差了啊。”

淩誌扶了扶額頭,一臉生無可戀。

這杆球因為力量太輕了,導致白球沒彈起來,直接停到了底庫。

而黑球複位之後,停在了白球的正上方,把所有紅球都給擋住了。這下子,想進攻都沒的進攻了。

淩誌忽然想到了當初跟陳峰和高峰打球時的一幕。

當時自己為了走好位置,導致目標球沒進。而今天自己為了進球,卻沒有走好位置。果然想要做到走位和進球兼顧,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可惜可惜,不過已經清掉了10套,已經很不錯了啊,我都不敢保證一上手就能清掉10套紅黑。”

淩誌客氣了一句,心裡也稍稍從剛剛沒走到位的失落感中走出了一些。

確實,自己今天一上來的手感相當不錯,也可能是有常措在場觀戰的原因,讓自己的情緒更興奮了一些。不過嘛......

淩誌看了看自己的左手,他很清楚,自己能做到這種開局不慢熱的程度,趙施言傳給他的生物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至少保證了自己從一開始出杆就十分筆直,不需要再花更多的時間尋找出杆的手感。

隻不過,自己的走位還很粗糙罷了。

接下來,淩誌把球台讓給了常措,讓他也嘗試一下蛇彩圍球,這回輪到了淩誌幫他撿球。

隻是常措似乎有些漫不經心,嘗試了5次,最多也才連續清掉了3套紅黑組合,這讓淩誌一度感到很詫異。

這是飛羽台球簽約球手的實力?

不過淩誌馬上又想到了些什麼,對剛剛常措的表現表示理解。

淩誌想起剛剛常措說他不是來參加比賽的,那麼他賽前也一定沒有進行過針對性訓練。在這種條件下,想要一上來就打好球,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淩誌就不一樣了。

淩誌已經連續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針對性訓練,這種時候讓他嘗試蛇彩,那簡直是手拿把攥。

訓練的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12點。

李夢瑤過來對淩誌說中午俱樂部給裁判們準備了工作餐,本來李夢瑤是不想要工作餐,想跟淩誌一起出去吃的,但是主裁判說由於時間緊迫,還要趁著大家吃飯的時候交代更多的細節,所以她就不能陪淩誌一起出去吃飯了。

淩誌並不介意,安慰李夢瑤好好工作,不用在意自己。

就這樣,淩誌出去隨便吃了點東西,回來後,發現球房又多出了不少人,還見到了一些熟人。

除了常措外,姚廣誌也在,以及其他一些在鵬城見過的有些許印象的球友,還有......

淩誌環視著現場,突然間眼神一滯。

如果說上午他剛看到常措時感到稍微有些不自在的話,那麼現在他看到了一個令自己更不自在的人物出現:

前旅英選手:金震!

(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年代重生:從拒絕倒插門開始 重生:我爸太聽勸了 娶了知名高嶺之花後[gb] 逃生遊戲?戀愛遊戲! 劍出天際 科技公司,我成國產之光! 六零上交自己後成了國寶 綁定邪神聊天群後 我一個古董店長,會點法術很合理 災後第六年,我靠發豆芽攢下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