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為就這樣吞並附庸有些不妥。”一旁的卡姆蘭插嘴道:“直接使用暴力將他們抓起來,那吃相還是有些難看……倒不如讓他們自願主動地交出領地,並前往聖地隱居。”
易卜拉欣和侯賽因聞言同時看向他,萬王之王對此有些無語:“雖然你這樣弄確實觀感好不少,但怎麼樣最後結果都是吞並附庸,在外人看來不都一樣麼。”
卡姆蘭極力辯解:“陛下,臣認為這還是有區彆的,雖然達成了同樣的目的,但手段如何還是會影響最後的觀感和評價,如果您粗暴地對待臣下,那您還是要想想在印度的教友……”
說到這裡,易卜拉欣反應過來卡姆蘭所顧忌的,雖然這個時代的消息傳播速度並不快,但這種沒法保密的事件總歸還是能打聽到的,到時候比賈布爾蘇丹怎麼想可就不知道了。
但說到底還是首席書記官多慮了,名聲很重要,但終究隻是錦上添花。就算惡名傳出去了,易卜拉欣還可以靠武力和利益來和對方對話談判並將其捆綁在同一陣營。
對於比賈布爾來說,單是果阿的馬匹貿易就足夠讓蘇丹難以割舍與伊朗的關係,更彆提還是同宗教友。
想到這裡,萬王之王不屑地笑了一聲:“我敢說,遠在德乾的一位蘇丹可沒有閒心操心紮蘭季或是奎達歸誰統治,隻要我不故意向他炫耀或是威脅就不需要太擔心他能談聽到這些消息。”
“但願如此,陛下。”卡姆蘭見易卜拉欣態度沒有鬆動,選擇主動退讓,不再和萬王之王糾纏。
經過斟酌之後,易卜拉欣最終還是決定寫信先看看錫斯坦馬利克和阿爾渾蘇丹是不是識時務者,如果他們在看到這封言辭直接的信件後還選擇頑冥不化那就隻能上一些粗暴的方法了。
這些信件的寫作則由卡姆蘭來完成,畢竟這是他的本職工作。
待易卜拉欣和侯賽因二人走到一側,大埃米爾不滿地說道:“陛下,他再怎麼說也不過是一個書記官罷了,擅自插嘴您與維齊爾之間的談話還是超出了他的職權,臣認為最好還是要警告一番。”
易卜拉欣搖頭:“我的權威不是靠這種細節來凸顯和鞏固的,除非是存了心來刻意攪亂的,不然我都會聽一聽你們的想法。還是說,您認為我的身邊出現了不忠的叛徒”
侯賽因見易卜拉欣這樣想,趕忙踩下刹車:“臣沒有在質疑陛下的用人決策,隻是實在擔憂所以出言提醒,看來是臣多慮了。”
“知道就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