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是一抔染了鮮血的黃土,從裡麵能開出花來,因此很多人說,藝術的頂級是悲劇,悲劇是藝術中的藝術。
偉大的藝術往往離不開悲劇,對創造藝術的人或是欣賞藝術的人皆是如此。
這一點幾乎是很多哲學家和藝術家的共識,悲劇通過展示人物在麵對無法克服的困境時的掙紮和最終命運,使觀眾產生強烈的同情共感。
這種情感共鳴不僅是對劇中人物的憐憫,也是對人生無常和命運不可抗拒的深刻認識。
雖然很多觀眾都不喜歡看悲劇,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悲劇比起喜劇更能被人銘記,“意難平”也比“皆大歡喜”更加發人深醒。
很多內容創作者在產出作品時,都喜歡設置一些大大小小的悲劇,或多或少也是這個目的。
在世界名作中,悲劇藝術的占比相當之大,即便是在音樂領域,主打悲情傷感風格的作品也不在少數。
在很多人看來,蒲潼這次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也選擇了傳統悲劇向的套路。
受封建禮教、家族門第影響,有情人無法終成眷屬的故事並不稀奇,甚至在國外也同樣受用。
蒲潼發布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時,還附帶了故事的劇本,在旁邊提示:音樂配合劇情食用更佳。
古典音樂的欣賞需要一定的藝術門檻,聆聽過程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和情感,這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可能是一種負擔。
絕大多數人很難安靜下來聽冗長的音樂表演,基本上隻是走馬觀花,也聽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蒲潼還附帶了個劇本,那性質可就完全變了,比起欣賞略顯枯燥的小提琴音樂協奏曲,還是看故事更有趣。
對於很多國外網友而言,華夏的古代故事都很有吸引力,雖然他們不了解曆史背景,但古代的華夏確實是妥妥的天朝上國。
隻看故事其實也略顯枯燥,因此蒲潼這個建議可謂是深得人心,邊聽邊看,兩不耽誤。
這個故事,配合音樂更有感覺,這個音樂,配合故事更好理解,情景交融才是藝術的最好表現形式。
梁祝的故事,既給眾人留下了愛情的無限遐想,也留下被父權封建製度所奴役現實的震撼。
這樣的時期在世界各國的曆史上也曾出現過,因此理解起來並不難。
祝英台坐在去往書院的馬車上,懵懵懂懂又淋漓儘致地奔向她脫離禮教束縛的自由時,已經注定了她會承受自由帶來的悲劇。
初見梁山伯,他是青蔥山林間不解風情的白衣書生,眼神隨著她的經過而頻頻回望流轉。
在挑燈夜讀的書齋,他們隔著士人以書為界的保護傘,念著詩詞歌賦,埋下男女相悅而相念的情思。
轉換身份的祝英台,延續她骨子裡的單純和明快,將時時透露著士族門閥妥協與虛偽的書院,變得動人和浪漫。
以一碗水相隔,兩人被臥,夢話裡訴說著繾綣曖昧的心事;在台階上對望,叮叮咚咚的上課鐘響,是來年相互篤定心意的憑證;貫穿始終的琴音,在初見時是五臟俱全唯獨沒有情……
在祝英台替梁山伯罰站時,琴音已是情竇初開,惺惺相惜;在梁山伯趕考離開書院時,琴音則如悲如喜,如癡如思。
這就是配合故事食用音樂的妙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