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拖雷逡巡於開封周圍,已經兩天了。短短兩天裡,他的騎兵展開了二十餘場截殺,至少殺死了三個帶將軍頭銜的,還有不下二十個都將、鈐轄以上的軍官,至於著甲正軍的腦袋,光是拖雷親自參與點驗的就有三千三百多個。
而在這過程中死亡的平民更是不計其數,或許三萬,或許五萬,或許十萬?中原的人丁繁茂,較之於蒙古將士較熟悉的河北更盛,也遠遠超過他們在西域河中等地看到的,這就像是草原上殺不儘的獵物,激起了蒙古人的暴虐。
與金國和西域諸國交戰的時候,蒙古人便是這樣不斷破壞農業區,摧毀鄉鎮,屠殺人民,以此使得對手經濟疲敝,民不聊生。對於大周,這也一定是有效的手段。
他們也已經阻斷了河南眾多大城的交通,直接斷絕任何據點的內外消息,這將使得恐懼肆意散播,迫使尚未受到攻擊的據點動搖。運氣好的話,某些大而無當的城池可能從內部發生崩潰,就像愚蠢的兔子一個個從洞裡主動跳出來,落入獵手的掌握。
一切都很順利。
如果非要找出一點遺憾。大概是眼下已經冬天農閒,農田早就收割了,再怎麼踐踏也不能使漢人失去什麼,反倒是蒙古騎兵為了奪取牧草,不得不強攻了幾個軍堡和牧場,但因為河南路的軍需此前大量運補到北方的緣故,所得並不充足。
這對眾多蒙古千戶、百戶們而言不是問題,他們依靠燒殺搶掠百姓,獲得了天量的財物,豐厚程度簡直可以與西征的收獲相提並論。在利益的刺激下,好些人都在盤算攻打開封,至於軍需的來源,由拖雷操心就可以了。
對千戶們的躁動,拖雷覺得問題不大。
蒙古人對戰爭的渴望,歸根到底源於貪婪,就算以成吉思汗的威望,也不能每次都讓千戶們光去吃虧賣力氣。反正開封城的城防倒也穩固,千戶們帶人和出城作戰的小股周軍碰了碰,立刻知道城中漢兒鬥誌猶在,這麼大的城池由數以萬計的壯丁守著,不是輕易能奢望的。
為了徹底說服千戶們,拖雷還請赤駒駙馬出麵,去審問了好幾個俘虜,探一探開封城的底細。問出來的結果也恰如拖雷的判斷。
這支突出城外拯救傷員的隊伍甚至不是漢人的正規軍,隻不過是臨時糾合起的工匠和車隊護衛罷了,頂多再加上了幾個守軍主將郭仲元派出的護衛。而真正作為守軍骨乾的職業軍人,自始至終都在城頭不動如山,這些俘虜都隻遠遠見過。
拖雷早就打探清楚,此刻身在開封城裡的周軍主帥,便是當年曾在戰場上與自己交過手的郭仲元。
據說此人是中都大興府裡的地痞混混出身,治軍好以嚴刑峻法,把斬首當做家常便飯。往往與強敵作戰,兩方尚未相接,本方不遵號令之人先被他殺了好幾個。
當年郭仲元靠斧鉞威嚇,領一群臨時糾合的農夫,頂住了拖雷麾下好幾千的降軍。眼下本部精銳不動,讓臨時糾合的雜牌隊伍出城試探,也正符合此人的風格。
明擺著,對郭仲元來說,眼下這個大虧已經吃了十足十。事後論功論罪,他怎都要被剝一層皮,掉腦袋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守住開封城,是他這個南京留守的底線。為此,他的精兵猛將一定都擺在最重要的地方,留作關鍵之用。
真要隨隨便便去攻城,那才是傻透了,自家找罪受。每個蒙古千戶的部下,都是他們的立身之基,千戶們不是傻子,不會輕易把立身之基消耗在慘烈的攻城戰上。
另一方麵,對於眼下的軍需補給,拖雷也不擔心。
論對中原局勢的了解,拖雷現在幾乎能當半個漢人用,還是多年走南闖北、眼界非常開闊的那種。
早在斡腹計劃被提出之初,宋人承諾可以贈送鐵火砲若乾,但要求蒙古人隻能在
第(1/3)頁
第(2/3)頁
借道利州東路以後獲得,然後直接用於後繼的戰事。這樣的話,如果大周朝廷責難起來,宋人可以推說是在利州東路失守的時候,被蒙古人劫走的。
但拖雷力主提前獲得這些威力巨大的火藥武器,還將之千裡迢迢用在草原方向,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示強。
周軍的作戰風格,相當程度地沿襲了金國,非常注重裝備上的優勢。在大量鐵火砲的威脅下,周軍必然額外調動巨量物資儲備,包括糧秣、火藥武器、用於在草原臨時設陣的大車、紮營所需的各種鐵料等等。隻有這些充裕了,周軍才能在草原與蒙古打一場以強對強的會戰。
秋天的時候,調動物資北上是可以的。大周商業興隆所帶來的物資運輸能力也保障了這一點。但眼下已經入冬,物資想要回來,可就有點難了。
作為中原內河動脈的黃河水淺,河北的漕河更大片結冰,先前大周朝廷從中原發往北方的大量軍備物資,大都囤積在漕河沿線清、獻等州,想要及時調運南下,根本不可能。就算其中一部分發運到了天津府,也沒法從海路南下。
拖雷這兩年裡,也下功夫打探了周宋兩國的海上航路。按說每年九月中至十二月頭上的三個月裡,可以很好利用北風加快行船速度。這三個月便是北方船隊南下最為順風順水的窗口期。
但實際上,窗口隻有九月中到十一月中的兩個月罷了。每年十一月下旬,大周天津府、蓋州、複州等地的港口都會封凍,能南下的船隊,大都是從高麗禮成港出發的。
港口既然封凍,還談什麼?天津府的那些物資甚至都沒法運到山東,更彆說再從山東輾轉供給到中原戰場了!
莫說軍需了,就連大周北方的精銳部隊,也隻有輕裝兼程,才可能趕回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