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剛剛所說的一樣,光是那兩所頂尖大學每年都能培育出來上千名數學天才。
隻可惜絕大部分能在數學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數學天才都走向了國外,能回來的,不到百分之一。
當然,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想法不一樣,所追求的方向也有所不同,這些並不能責怪他們。
而且頂尖大學的人才流失現象嚴重,也並不止是國外的空氣更新鮮。
某些製度的確該引人深思了。
無論是教育環境、製度、亦或者是學術領域的晉升體係,還是對國家隊科技人才和基礎科學的重視程度,都有較大的缺陷。
有些時候,錢不是萬能的,但至少你得不讓這些人才為了錢發愁。
張偉平搖了搖頭,將腦海中的一些想法拋了出去。
國家太大有時候也是一個缺陷,有些東西改變起來實在太難,不是一個兩個人能做到的。
不過說到培養人才,他腦海中卻忽然閃過一道身影。
“去年數競國決的那個拿到了滿分的學生。”
去年的數競國決考完後,張偉平查了一下從他手上拿走了滿分,並坑的他輸了兩個月工資和獎金的學生的資料。
他發現這個叫徐川的學生是個真·天才,不,或許用‘變態’來形容更合適一點。
至少他從沒有見過這麼牛逼的高中生過。
同時參加物競ph和數競i,拿到兩項競賽的第一,不僅是第一,還都拉了第二名幾十分,簡直離譜。
今年的物競,要不是實驗被扣了一分,和數競一樣也是滿分。
數競拿滿分的他見過不少,但還能同時在物競上拿到近乎滿分的,自從這兩門競賽開辦以來,這還是第一個。
準確的來說,這變態原本是學物理的,今年才開始參加數競。
數競隻是他順帶的,可能覺得有意思才來。
“或許能改變一下思路,將這些加密訊息的題目拆開,將其中的一部分放到數競國集培訓、國內的大學建模比賽以及大學生數學競賽這些競賽裡麵去。”
張偉平想著,思考著這種方式是否可行。
對於一個普通高中生和大學生來說,要做出這種用於數學加密的規律題難度不亞於登天,但如果將其拆解開來,放入這群能殺入數競決賽和建模比賽的學生中,還是有一點的可能的。
至少對於那個害的他輸了兩個月工資和獎金的變態來說應該沒什麼問題。
一方麵既能培養函數和算法這方麵的數學人才。
另一方麵,也能收集到一些數學規律和資料信息,這可以提供一些這次數學建模的基本資料。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