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對於徐川來說,交大的高能物理團隊加入惰性中微子原始數據的分析工作其實挺好的。
畢竟這能極大的縮短分析數據需要的時間。
正如他的導師陳正平所說的一樣,惰性中微子的發現是他的成果,完全沒必要讓國外的那些團隊分一杯羹。
至於南大這邊,在徐川和陳正平都同意的情況下,俞勇望也順口就答應了下來。
再怎麼樣,徐川和陳院士的意見還是要考慮一下。
九月初,在核能項目表彰大會結束後過去了半個月的時間後。
科學技術蔀那邊的人主動上門找到了徐川。
親自來金陵登門拜訪他的,是幾個月沒見秦安國和另外一位約莫四十歲出頭的中年男子,帶著一副金邊眼鏡,溫爾文雅的模樣。
“徐教授,好久不見。”
彆墅中,秦安國熱情的和徐川握了握手,滿臉笑容的打著招呼
“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咱科學技術蔀戰略規劃部門的高弘明,這次一起過來,主要是和您碰個麵,聊聊天,如果合適,後續在可控核聚變工程上就安排小高給你打下手。”
“可控核聚變工程項目上一些雜瑣碎事您都可以交給他來處理,後續有事情也可以直接吩咐小高,他都會及時處理和彙報的。”
徐川點了點頭,笑著和這位高弘明握了握手“高·廳好。”
科學技術蔀的戰略規劃廳的負責人,這職位可以說很高了,而能被上麵安排下來參與負責管理可控核聚變工程,可見這位高弘明的能力也肯定相當優秀。
“徐教授好,高·廳這稱呼實在太客氣了,叫我的名字或者小高都可以的。”高弘明溫和的笑道。
徐川笑了笑,道“項目管理工作上的事情和前期的籌備工作就麻煩你了,我這邊暫時還有一些其他的研究分不出身。”
高弘明迅速說道“這個您放心,我的本職工作就是協助您處理這些事情的。”
徐川點了點頭,笑道“那就多有麻煩伱了。”
頓了頓,他接著問道“對了,關於可控核聚變的正式立項通知什麼的下來了嗎?”
聞言,高弘明迅速從包中取出一份紅色文件,遞了過來。
徐川順手接過通知文件,翻閱了一下。
一旁,秦正國開口說道“可控核聚變工程的正式立項已經完成,項目總負責人是徐教授您,不過因為事關機密,所以沒法轉發到您的公開郵箱中,就由我這邊帶過來了。”
“另外,關於可控核聚變工程方麵的一些事項,今天也需要和您交流商議一下。”
雖說這可控核聚變不是什麼需要值得嚴格保密的事情。這種前沿科技領域的東西,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正在搞的機構也有不少。
甚至十幾個國家聯合起來一起搞的也有,比如iter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這個項目從1985年就開始了,到現在也有近50年的時間了。
不過就華國的性格嘛,大家都懂的,能低調就低調,能保密就保密,在沒有拿得出手成績出來前,國人更喜歡暗戳戳的自己弄。
徐川從高弘明手中接過通知文件,一邊看著一邊點頭道“秦蔀長請說。”
“首先是關於項目選址,咱這邊商議後暫時篩選出了四個地點,分彆是濱城、津城、魔都、深城。這四個城市徐教授您看看哪個合適一點?或者如果您有建議和想法的話,也可以提出來,咱們一起商議一下。”
聞言,徐川抬頭看了眼秦安國,沉吟了一下後開口道“可以放到金陵嗎?”
對麵,秦安國和高弘明聽到這個回答都明顯的愣了一下。
回過神來後,秦安國開口問道“核工程一般不都是靠海的嗎?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需要大量海水來完成降冷循環什麼的吧?”
徐川笑了笑,道“這是慣性思維了,核電站什麼之所以建在海邊,是因為需要大量海水來反應堆釋放熱量發電之後的餘熱帶走。”
“此外,沿海一般都有持續的風力,有利於氣體的擴散。內陸地區的放射性氣體容易在當地積聚,造成核汙染。”
“而可控核聚變雖然也需要降溫,但它並沒有核輻射一類的風險,畢竟它的聚變原料是氘氚這兩種無害物質。”
“並且不需要像核裂變發電站一樣將燃燒原料一次性填入反應區,它更像是火力發電站一樣,反應堆中需要多少燃料就補充多少。”
頓了頓,他接著道“至於降溫,海水能做的事情,淡水自然也能做,金陵在長江的中下遊,有著充足的水資源。”
“而且金陵也算大型工業城市,對於電量的消耗也相當大,再加上蘇省的其他城市同樣需要大量電能,我覺得建在這裡也是可以的。”
徐川笑著解釋了一下,不過他還有一個理由沒說的是,上麵選的那四個城市距離他目前居住的地方都有一定距離,每次來回都要耗費大量時間在路上。
這是他之前主持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項目時發現的問題,他從南大這邊跑去啟東都要好幾個小時,更彆提濱城、津城那些地方了。
關鍵是他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明明他隻要坐車就行了,但在路程上,他卻靜不下來做研究什麼的,彆說搞研究了,就是單純的看書都很難沉浸進去。
所以每次旅程,對他來說都可以說是在浪費時間。
如果可以,徐川真不想因為可控核聚變工程到處跑來跑去的,安安靜靜呆在金陵這邊就成了。
當然,這個理由他就沒說了,說出來有種給人太任性的感覺。
對麵,秦安國點了點頭,道“行,您的建議我這邊先記下來,等回去後再開會商議一下,如果沒什麼問題確定修改選址的話再和您聯係。還有其他方麵的要求或建議嗎?”
徐川想了想,道“彭鴻禧教授現在還在水木大學任職嗎?”
秦安國“這個我不太清楚,不過可以幫忙查一下,是想要邀請彭教授加入可控核聚變項目嗎?”
徐川點了點頭,道“彭教授是咱們國家核能領域的奠基人之一,更是開辟並發展華國粒子束慣性約束聚變研究的主導者,如果能邀請來,那再好不過了。”
老實來說,將彭鴻禧這位已經八十來歲的老人拉過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儘管華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算得上是世界頂尖一檔的,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國內的眾多大學其實並沒有開設可控核聚變這門專業課程。
目前在國內從事可控核聚變領域研究的人員,基本都是從等離子體物理、核物理、高能物理等領域轉方向跨行業過來的。
而彭鴻禧院士則是華國核聚變領域的真正元勳級彆人物。
如果不是真的找不到什麼合適的人選,徐川也不想去麻煩他老人家,畢竟這位老人今年已經滿了八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