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川海材料研究所定製的專用u盤,類似於電網、航天、軍工等領域使用的加密u盤,加密的同時具有保密措施。
樊鵬越愣了一下,隨即接過了u盤,插到了自己辦公室專用的內網電腦上。
點開,輸入密碼,一份文件映入了他的瞳孔中。
《電化學的微觀實質反應過程的量子理論模型!》
文件的名字進入眼中,他就驚訝得差點跌破眼鏡,整個人仿佛被雷擊中一樣,一時間愣在原地。
“這這是”
看著論文的名字,樊鵬越瞠目結舌,情不自禁的咽了口唾沫,不由自主的看向了站在他麵前的人影。
徐川笑了笑,開口說道:“你先看完再說。”
深吸了口氣,樊鵬越點了點頭,強壓下中心的震撼,點開論文坐了下來。
雖然他並不是化學界的學者,專業也不是化學。但掌管川海材料研究所這幾年,接觸過的化學,無論是實驗還是理論都不少。
再加上他本身就是材料物理學畢業的,博士階段跟隨著陳正平院士學習的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物理,對於文件的標題自然不陌生,甚至可以說得上很熟悉了。
【電化學的微觀實質反應過程理論和量子化學處理。】
【本文嘗試將一種量子化學第一原理性方法,電荷自治離散變分(-dv-)方法與現場光譜電化學方法結合,應用於電化學吸附研究.】
【應用簇模型方法來研究點化學吸附的關鍵問題是如何選取和構造簇模型以達到合理、有效地模擬實際體係而又便於理論分析。合理的模型應具備如下特征:()能體現不同晶麵的表麵結構和吸附位構型;(b)】
【.】
論文並不算很長,在包含了大量鋰電池實驗數據和數學公式的情況下都隻有不到三十頁。
對於樊鵬越來說,論文中包含的鋰電池實驗數據和數學公式並不是他閱讀的重點,前者他很清楚很熟悉,後者他很難看懂。
再拋開開頭的那些介紹以及引用等文獻,老實來說,理論的核心占據的篇幅並不算多。
但即便是這樣,看完整篇論文仍然足足花費掉了他整整半個小時。
直到最後一個句號映入眼中,他才抬起頭看向徐川,震撼的問道:“給電化學的微觀實質反應過程建立統一理論,你真的做到了?”
沙發上,徐川笑著開口道:“怎麼樣,給個評價。”
深吸了口氣,樊鵬越搖搖頭回道:“沒法評價,這篇論文已經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畢竟我是材料物理學畢業的。”
微微頓了頓,他好奇的看向徐川,毫不掩飾臉上的震撼,用難以置信的聲音開口問道:“拋開那些我幾乎看不懂的數學計算來說,你是怎麼想到通過凝聚態物理來為電化學建立標準統一理論的?”
在手中的這篇論文裡麵,他最感興趣的除了那些看不懂的數學公式外,剩下的就是徐川通過凝聚態物理的角度來為電化學建立統一量子化理論了。
他碩士和博士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跟著陳正平院士學的凝聚態物理,後麵才轉材料物理的,而對於這方麵的東西,他自然更感興趣。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笑了笑,開口道:“這個想法其實並不難,量子電化學理論在這個世紀初就其實有人提出來過來,隻不過沒人能做到而已。”
“凝聚態物理學的基本任務在於闡明微觀結構與物性的關係,而判斷構成凝聚態物質的某些類型微觀粒子的集體是否呈現量子特征(波粒二象性)是至關緊要的。”
“不過要想做到真正的量子電化學微觀實質反應的理論模型,你首先學正確地認識分子的能隙(gp)、hoo和luo這個三個概念類型”
對於自己手下的一名得力乾將,徐川並不吝嗇於將這些概念詳細的講解給他聽。
沙發對麵,樊鵬越時不時提一些問題,時不時皺著眉頭陷入沉思。
很顯然,即便是有論文的作者親自講解核心,這篇《電化學的微觀實質反應過程的量子理論模型》論文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弄懂的。
在塞進去一堆短時間內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後,他用力的搖了搖頭有些昏沉的腦袋後,將自己調回來,開口道:“難,你這篇論文我要弄懂恐怕沒幾個月不行了。”
停頓了一下,他看向徐川,問道:“對了,那個事情呢?你今天過來找我,應該不會是單純的想給我看下論文吧?”
徐川端起茶幾上的茶杯,抿了口茶水笑著道:“當然不是,我今天過來找你的目的,是指導建立一個新的研發項目的。”
“什麼項目?”
徐川微微一笑,開口道:“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
ps:感謝少了一隻羊大佬1500和道潤大佬500點幣的打賞,謝謝大佬(ov)ノ
另:下午還有更新,月底最後兩天了,求個月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