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斯來到停車場,坐進租來的車裡,盯著劇組所在的方向,稍微平複下心情,
撥通了洛杉磯的電話:「告訴老板,我被馬丁戴維斯和露易絲梅爾趕出了劇組,會采取第二套方案。」
那邊很快給了回複:「可以。」
羅傑斯來之前,就擬定了幾個計劃,作為華納天團的攪屎棍,也有被直接趕出劇組的覺悟。
不過,他沒想到馬丁和露易絲竟然如此簡單粗暴,進組第一天,還沒說什麼話,就被趕出來了。
羅傑斯掛斷電話,又給一位娛樂記者朋友打了電話:「有時間聊聊嗎?我這邊有一些猛料,當然足夠勁爆,關於馬丁戴維斯新片《小醜》的。」
「猛料?好啊!」那邊立即問道:「你在哪裡?中午我請客。」
兩邊約定好時間,很快趕到了曼哈頓的一家餐廳,羅傑斯麵對娛樂記者的錄音筆,發表了很多攻擊《小醜》劇組的言論。
比如馬丁在劇場獨斷專行,不肯接受版權方的建議,還將dc的代表粗暴的趕出了劇組,就像個法西斯一樣。
華納天團和他們所掌控的團隊,一個個都是天才,總能做出震驚電影圈,乃至全世界的舉動。
布魯克林製片廠,劇組拍攝仍在正常進行。
越來越多的臨時演員加入到
片場中,不過劇組有一個高達十二人的助理導演團隊,每一名助理導演最少都有三部電影的現場拍攝經驗,他們可以協助馬丁管理好龐大的片場。
馬丁通過助理團隊掌控片場,而他自身的精力,隻需要放在幾名主要演員身上。
今天的這場戲非常重要,馬丁在拍攝之前,特地叫來助理導演史蒂夫唐頓、攝影執導傑夫克隆威斯、剪輯師喬爾內格龍和男配角羅伯特德尼羅開了個碰頭會。
馬丁看了眼片場,說道:「史蒂夫,垃圾到位了沒有?」
唐頓說道:「全部運過來了,我要等燈光組布置完畢,才能讓垃圾進場。」
馬丁又說道:「控製好臨時演員的情緒,不滿但還不到暴亂的程度,這是一場社會動蕩的開始。」
唐頓應道:「臨時演員交給我了。」
馬丁對克隆威斯說道:「先拍街道垃圾和臨時演員的廣角特寫鏡頭。」
克隆威斯說道:「我這邊準備好了。」
馬丁又把另外幾位演員叫過來,對所有人說道:「讀劇本會時,我就說過,社會的殘酷造就了小醜,接下來的戲份就是社會動蕩的直接展現。」
他指著片場,強調道:「垃圾清潔車的工人罷工半個多月,他們的訴求是要求更良好的薪資福利,哥譚市政應對方法卻是不妥協,並宣布全城進入緊急狀態,後果是垃圾遍布全城的街道和角落,隨後還出現了超級老鼠。」
其他人紛紛點頭,這也與社會現實緊密相關,類似的事件一旦發生,上麵首先解決的不是事件本身,往往是人。
「為了避免事態擴大,必然要轉移視線。」馬丁看向羅伯特德尼羅:「想要這樣做,沒有比娛樂圈更好用的工具。」
羅伯特德尼羅出身社會底層,又有多年表演和實地取材的經驗,立即領會到了自己的角色在這場戲中的精髓:「我所出演的脫口秀明星,需要幫哥譚市權貴們移視線,我把一個民生問題娛樂化,然後權貴巧立名目轉移視線,不去解決核心問題。」
馬丁說道:「這一切都在推動社會動蕩加劇,導致了結尾處的大***,從而將小醜神化,推上神壇,成為一種象征。」
這樣做的道理很簡單,電影的消費者大都是普通人,現實意義上的「窮人」,其立場和情緒價值自然跟窮人站在一起。
反精英化是好萊塢電影最常見的橋段,比如華盛頓當局都是一群蠢豬,c永遠都在乾掉自己人,連校園裡的四分衛都是些沒腦子的莽漢。
馬丁非常清楚這部電影受眾是誰,所以小醜要與窮人站在一起。
反饋在電影劇情中,就是哥譚的權貴們一手造就了小醜的形象,從而讓小醜成為一個象征,一個被窮人廣泛接受的概念——將小醜作為反抗運動的符號!
如今北美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社會矛盾尖銳到需要用妖魔鬼怪等各種組織來轉移視線,小醜不僅僅符合哥譚窮人們的需求,還能成為現實中普通人的情緒宣泄口。
成堆的垃圾運到了街頭片場,接下來的多場戲份,都要以「垃圾場」作為背景拍攝。
馬丁也進入了片場,拍攝很快開始。
片場立刻亂了起來,就像爆發了黑人運動一般。
拍攝進行的並不順利,總是發生各種問題,偶爾一些難題,馬丁也需要找各部門負責人,商議解決。
他有個好處,可能對幕後各行業不夠專業,但從不缺乏決斷力,總能在各種意見中,選出最優解。
這本身也是一種天賦與能力。
理論與實際總有差距,馬丁對於這些場景的掌控,也是逐漸從生疏到熟悉。
不過,反複的拍攝給劇組所有人員,
還有馬丁本人,都帶來了不小壓力。
到了周末,馬丁乾脆包了曼哈頓出名的夜店,請劇組人員放鬆。
等到周一回到工作中,劇組人員精神狀態明顯好轉,拍攝也順利了許多。
這個行業的問題很多都能依靠金錢來解決,尤其人員的工作熱情與精神投入程度。
每天畫餅,
畫下的大餅,全部能夠兌換成實際的金錢,不用馬丁怎麼動員,全劇組的工作熱情都會高漲。
這段時間,外界媒體上傳聞不斷,類似馬丁猶如法西斯般控製劇組,粗暴驅趕dc在劇組代表之類的消息,被一些娛樂媒體翻來覆去的炒作。
還有一些馬丁這個導演隻是空殼,實際工作都是其他人在做的新聞,也在八卦媒體上廣泛流傳。
馬丁和露易絲早有準備,除了例行的新聞發布會,像羅伯特德尼羅等劇組成員接受媒體采訪外,還搞了兩次媒體開放日,邀請主動媒體記者和同行進入劇組,實際接觸劇組人員,觀摩影片拍攝。
這一係列動作下來,那些不實的傳聞很快少了許多。
甚至不少媒體還在吹捧馬丁,稱他有希望成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凱文科斯特納之後,又一名成功的演員轉導演案例。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