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街頭,正午時分依然炎熱,年輕的泰德剛跑完一個客戶,車停在便利店旁邊,進店去買冰可樂。
透明冰櫃裡麵,紅色的易拉罐上印刷著全新的圖案。
便利店老板突然說道:“藍色也不錯。”
“紅色是我的信仰!”泰德打開冰櫃,取出紅色易拉罐,指著上麵全新的馬丁圖像,說道:“他是我的教主!”
店裡另一個年輕顧客突然說道:“可樂神教,forever!”
泰德舉起易拉罐,以馬丁賜福演講流傳最廣的話回應:“願世界擁有可口可樂。”
便利店老板暗自嘀咕,可樂神教的人全是一群被馬丁-戴維斯洗腦的沙雕。
泰德又多拿了一罐,結完賬回到車上,拉開一罐大口喝,炎熱的天氣下,從頭冰爽到腳。
他看另一罐上的圖案,教主馬丁換了造型,穿著普通衣衫一躍而起,右手甩出一罐可口可樂。
下麵跟著一句話;“我掌握自己的生活!”
回到公司,泰德趁休息時間,登陸mn,進入紐約粉絲團群組,發現有人在裡麵發了圖片。
兩張圖片抬頭觸目驚心——通緝令!
第一張:韋斯利!
下麵跟著的是馬丁的圖像。
泰德拿起沒開封的那罐可樂,發現通緝令上的圖像與易拉罐幾乎完全一樣,唯一的區彆是通緝令上馬丁手裡握槍,而不是可樂。
另一張圖片:福克斯。
圖像是安吉麗娜-朱莉,她舉著一把裝有加長彈匣的手槍。
很明顯,這是電影宣傳。
泰德今年年初的時候,通過隔山有眼病毒營銷的抽獎活動,獲得過參加首映式的機會,回來不久就加入了馬丁在紐約的粉絲團,成功買到紀念款可樂,成為可樂神教的一員。
旁邊的夥計蹬著轉椅過來,隨手拿起沒開封的可樂:“馬丁的新片通緝令快要上映了!”
“自己去買!”泰德搶回可樂,說道:“這次電影與可口可樂聯動營銷。”
那夥計指了指電腦上的通緝令,又指了指易拉罐圖案:“還推出了電影款可樂。”
泰德說道:“可口可樂公司對教主不錯。”
“都是商業利益啊!”那夥計說道:“你沒看他們最新的財報,簽下馬丁後的這個季度,憑借可樂神教的營銷,銷量上漲了百分之七啊!”
泰德塞給他可樂:“不管這些了,11月份上映,到時你請客!”
即將來到十月份的時候,《通緝令》的宣傳營銷開始全麵發力,正式發布了宣傳主海報。
馬丁與朱莉分立海報左右,圖像小了近三分之二的摩根-弗裡曼以一貫的良好形象,站在兩位主角後上方。
三位具備一定市場號召力的明星演員,全部在主海報上露麵。
朱莉還未從非洲回來,關於她的新聞卻頻頻出圈,尤其國際時事版麵。
她與戰爭難民的合影。
作為聯合國難民署大使的照片。
親手撰寫的文章。
陸續出現在北美的主流媒體上。
美利堅此時也需要這樣一個人站出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朱莉也是迎合了美國主流的需求。
六月份上映的《史密斯夫婦》,北美票房累計超過1億8000萬美元,全球超過3.4億美元,讓朱莉在主業電影上麵,成功打了翻身仗,號召力暴增。
積極參與社會時事,抬高了自身格調,擴大了影響力。
華納製片廠,後期錄音棚裡,馬丁戴著耳麥,正在為幾段鏡頭配音。
“那個肥婆是世界上最惡心的老板,每天讓我們做重複性的工作,加班都不想給加班費,我壓抑的快要爆炸了,真踏馬的慘!”
這段台詞,馬丁說得聲情並茂。
導演萊特裡爾是個法國人,大聲叫道:“說得好,馬丁,我真懷疑你被老板虐待過!”
馬丁摘下耳麥,從錄音棚裡出來,問道:“你說什麼?”
萊特裡爾重複了一遍。
馬丁聳聳肩:“我在亞特蘭大遇到過一些無良老板。”
萊特裡爾理所當然的說道:“如果多次遇到,你們就該聯合起來發動罷工。我們法國人,不是在罷工,就是在準備罷工。”
馬丁說道:“畢竟巴黎啊。”
萊特裡爾點頭:“巴黎人這方麵經驗豐富,具有傳統。”
馬丁好奇問道:“巴黎的pd不鎮壓?”
“他們往往會被包圍。”萊特裡爾不像是在開玩笑:“然後脫下武裝,加入到罷工中,pd也是一份工作,當然有罷工的權力。”
馬丁覺得好有道理。
今天工作到此結束,兩人一起出了錄音室。
有個漂亮的法國女演員正等在門口,見到萊特裡爾就是一個擁抱,然後熱吻。
馬丁準備走。